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 本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红山文化早、中期,墓葬内随葬玉器为具有装饰功能的玉管、玉环。至红山文化晚期,玉礼器及玉料、半成品、废料均不见于生活遗址。由此推知,红山文化晚期 A.政教合一的早期国家已出现 B.玉器的实际用途在逐渐增强 C.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日趋明显 D.辽河地区玉石资源开发殆尽 2.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西汉晚期“二牛三人”抬杠式牛耕画像图(左)和东汉早期“一牛一人”式牛耕画像图(右)。这可用于印证东汉 A.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战乱导致耕牛数量不足 D.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下表所示为初唐时期部分诗句的摘录。这些诗句 作者 作品名称 诗句摘录 王勃 《滕王阁序》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卢照邻 《长安古意》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王绩 《过汉故城》 井田唯有草,海水变为桑 A.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B.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现实 C.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D.蕴含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量 4.元朝通过军功、仕举等途径,把各民族杰出人物吸收到中央政府各类机构中,或将他们派遣到中原内地做官。据《新元史》氏族表统计,入仕元朝的著名人物回鹘族有29部族,哈剌鲁有13部族,党项族有22部族。元朝这一做法 A.旨在适应文化交融趋势 B.拓宽了官员选拔的渠道 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D.增强了自身的统治基础 5.下图是明代太祖朝、穆宗朝、神宗朝三朝全国户、口、田地总数的比较图。图中明代田地数量的变化 A.反映了农耕经济发展的迟缓 B.折射出土地所有权的扩大化 C.得益于赋税制度的适时调整 D.说明土地集中问题日益突出 6.1894年8月,英国《泰晤士报》指出:“中国军队的大部分由苦力组成,他们大多手持弓箭和过时的枪”,“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拥有步枪,更不用说弹匣式步枪了,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的火炮符合现代要求”。这些报道 A.从侧面揭示中国战败的原因 B.为支持日本进行舆论宣传 C.说明了洋务运动未取得成效 D.恶意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7.新文化运动时期,傅斯年在《万恶之源》一文中坦言,他反对的只是腐朽的封建家庭,是利用家庭伦理将孩子捆绑在奴隶地位的封建家庭,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家庭。据此可知,傅斯年 A.呼吁关注儿童身心健康 B.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C.宣传西方人权至上理论 D.认为青年道德水平低下 8.扭秧歌是陕北地区民间较为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边区政府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掀起新秧歌运动,制作了《保卫边区》《减租减息》《夫妻开荒》《生产运动》等新剧目。该运动的开展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适应了根据地建设的需要 C.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影响力 D.旨在改善落后的农村面貌 9.朝鲜战争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外交理念不是十分明确,担心中国会不会是一个具有进攻性甚至输出意识形态的国家,会不会威胁亚非国家的利益。万隆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初步消除了亚非国家对中国未来走向不确定性的疑虑。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A.确立了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B.开启了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合作 C.明确了反殖民反霸权的目标 D.展现了新中国和平发展的形象 10.1984年,中央先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