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2794347

2025届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冲刺模拟(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

日期:2025-04-20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社会,距今,答案,答题,政府,前后
预览图 4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甘肃省张家川县第一中高考冲刺模拟卷(一)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证,距今1万年前后,陶器在中国中东部广大地区出现并得到发展。如距今9000年前后浙江上山文化的彩陶,距今7500年前后湖南高庙文化的白陶,距今5500年前后湖北油子岭文化的黑陶。这可以用来佐证新石器时代 A.贫富分化现象日渐凸显B.人们重视手工技艺传承C.农耕定居生活渐趋稳定D.氏族之间联系趋于紧密 2.西汉时,政府曾经多次将公田分给农民。但从西汉末年起,政府可分配的土地愈加减少,东汉政府授田的次数远远少于西汉,甚至一度将皇家掌管的山林开放,允许农民前去采食。据此推知,东汉时期 A.朝廷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激化D.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 3.下表为南朝梁、陈两朝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单位:人),其数据变化反映了当时 选官制度发生异变B.中枢权力结构有所调整C.社会阶层流动频繁D.南北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4.宋代,对于那些“父母疾,子弃不敢养”“厚于婚丧”“民未知学”等鄙陋民俗,地方官在沿袭唐代诱劝、晓谕、明列科防等做法的同时,进一步推行教化。例如,陈尧佐任潮州通判时,修孔子庙,建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这说明宋代 A.政府重视儒学世俗化B.乡约与法律实现合流C.律令儒家化得以实现D.社会主流价值观始变 5.明代废相后,六部地位尊崇,“是明以六部为相也”。内阁设立后,一时权势之炽,“逐然为真宰相”。“故事,家宰(吏部尚书)与阁臣遇不避道,后率引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代 A.分权制衡机制逐渐形成B.内阁侵夺六部职权C.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完善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郑观应等人提出“商战”思想,“以商战之竞胜,凭恃知识学问之精进,根本在于智力之竞胜。然智力之培育,因教育与学习而见增长”,遂又从“商战”观念自然引申出“心战”和“学战”的思想。这反映出 A.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B.中国社会舆论受制于列强 C.近代社会转型趋势的加强D.洋务运动的阶级基础扩大 7.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通过单方面的外交照会、宣传以及军事措施,不断给列强施加压力。列强被迫由避免联系转为间接联系,再转为直接交往,后来发展到六大国一致以正式照会表达“严正中立”,事实上承认了军政府的地位。据此可知,湖北军政府的做法 A.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C.实现了革命力量的团结D.贯彻了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8.1921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了李达翻译的荷兰人郭泰所著《唯物史观解说》。在该书附录中,李达择要翻译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重要论述。该书在15年间印行了14次之多。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传播新思想B.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 C.唯物史观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一定基础 9.1936年,保定福和公遇记面粉厂投资建成325.4平方米的制粉大楼,使用三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面粉机,取代了原来的石磨、石碾,并为产品注册了“天水桥牌”商标。这主要得益于 A.欧美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B.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0.1955年9月,陈云指出:我们的工业品虽然不能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但我们的成本要低一些。我们也要出口一些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