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导入 苏联的“特供超市” 见证苏联兴衰的“特供超市” 1980年,苏联的一位侦缉人员偶然买到了一批鲱鱼罐头,打开后却发现里面装的是昂贵的鱼子酱…… 苏联高官牟利的途径! 官僚子女的乐园! 服务于在二战中受伤的苏联党员和官员 苏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等待物资的民众…… 迷途·失途·新途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布拉格之春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纲要下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20课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壹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回顾:苏联的发展和成就 1917 1918 1921 1928 1936 苏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战后苏联的发展成就:国民经济、教育、军事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失途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思考:苏联模式的问题 材料:苏联继续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放在首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1939年以后就没有开过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自1947年2月起也不再举行,许多重大问题都是在斯大林别墅的晚宴上决定的。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 2.政治集权,忽视民主法治建设 4.权力的高度集中 3.思想上对斯大林高度个人崇拜 失途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小游戏:“我”在苏联搞改革———抽取角色卡 角色一 角色二 角色三 失途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1894-1971) ·阅读教材,找到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1953-1964)及其影响。 改革措施 影响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这些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洗雪冤屈 整顿人心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失途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材料:苏联共产党……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它经过苏维埃国家发展的一切经验的考验,符合人民的切身利益。苏联共产党今后也要十分坚定地贯彻这条总路线。 ……党中央委员会在几次全体会议上已经揭露了农业领导上的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制定了提高谷物和畜产品产量的大规模的计划。 ———《赫鲁晓夫代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总结报告》(1956年2月14日) ·评价:改革有一定成效,但依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依旧严重失调。 结果:改革失败 失途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材料:美国之行坚定大种玉米的信心……(但)苏联除乌克兰和欧洲南部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区域都处在严寒地带,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根本无法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要求; 对玉米的播种面积、播种结构、单位面积产量及总产量等还是不顾实际地提出一系列的计划指标,仍然实行劳动日分配制集中劳动的“大锅饭”制度等; 赫鲁晓夫改革中凭个人直觉瞎指挥、一刀切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对玉米种植中的出现所有反对意见,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否决。 ———摘编自《苏联农业改革之玉米运动》 从“玉米运动”看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玉米种植未能因地制宜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苏联模式 ③赫鲁晓夫主观专断、急躁冒进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