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编号:22780666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苏联,冷战,美国,美苏,问题,漫画
预览图 7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课件网)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从历史漫画中解读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9日,发表于英国《每日邮报》) 问题1:请描述你看到的内容。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9日,发表于英国《每日邮报》) 赫鲁晓夫 肯尼迪 美国核弹 (USA) 苏联核弹 美国启动导弹的按钮 苏联启动导弹的按钮 汗水 扳手腕 问题2:从该漫画中,你能初步推断出了哪些历史信息?完成下面表格。 漫画信息 隐喻信息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 准备启动核弹按钮的手指 赫鲁晓夫流汗 苏联 美国 美苏两国在对抗、较量 世界到达核战争边缘 苏联在与美国的对抗和较量中比较吃力,处于下风 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重大事件,使整个世界到达了核战争的边缘,而在与美国的较量中,苏联处于下风。 问题3: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古巴导弹危机》(1962) 《步调一致》(1943)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逐渐形成两极格局。 学习聚焦 问题3: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不会由和平,无论是苏联国内的和平,还是国际的和平,都不会有。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斯大林对苏联民众发表的讲话 (1946.2.9) 我不相信苏联希望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是无限扩张的。因此,趁今天还为时未晚,我们在这里要考虑的是永久制止战争和尽快在一切国家为自由和民主创造条件的问题。 ———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 (1946.3).5)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的阵营。美国要担负起“自由世界”的守护神使命,希望国会拨款支持土耳其和希腊,以帮助他们抵抗苏联的影响。 ———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1947.3) 美苏关系由热到冷 冷战开始的标志 问题4:如果该漫画来研究冷战,它属于几手史料?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9日,发表于英国《每日邮报》)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中外历史纲要(下)》 该漫画属于一手史料,史料价值极大,能够反映当时冷战时期的重大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任务1:阅读教材111页,完成下列关于美苏冷战涉及领域的表格,并概括冷战的特点。 美国 苏联 政治上的对抗 经济上的割据 军事上的对峙 地缘政治上的对立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特点1:大国间的国家利益之争; 特点2:明显的地缘政治特点; 特点3: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冷战的特点 国际格局是指由国际关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基于力量对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动结构和状态。 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推测下面的漫画分别反映哪一历史事件? 《来自西边的风》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日期:1948年7月 《了不起,同志———所有的活都在一个小时内搞定》 [英]莱斯利 吉尔伯特 日期:1962年8月 《就这样吧,直到我们下一次碰头》 [英]维克多 魏斯 日期:1955年11月 马歇尔计划 德国分裂 修建柏林墙 问题5:谁赢了危机,是肯尼迪,还是赫鲁晓夫?并说明理由。 《携手并进》 NUCLAR WAR 核战争 LET’S GET A LOCK FOR THIS THING. 让我们给这个玩意加把锁吧! 美苏秘密谈判,苏联撤走导弹,携手将核战争扼杀在摇篮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