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子 拓航线 向整体 呈新局 走向整体的世界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旧知回顾:路线图的读图方法 问题1:路线图想给我们传达什么信息? 问题4:我们应该如何去读懂路线图? 问题2:路线图中有哪些关键符号? 展现历史事物运动轨迹 运动线路、多个节点、箭头 问题3:我们可以在路线图中提取哪些信息? 历史活动的主要运动方向及其分布,以及路线与地理事物的关联性 第一,明确历史地图的主旨,进行时空定位; 第二,找到运动路线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通过箭头明确运动方向; 第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路线走向和山川河流、交通路线、重要关口及城市等地图要素的关联性。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 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 tea 发音系统。明清时期, 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 tea。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问题1:cha 与 tea发音系统分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问题2:结合发音的起源地思考,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拓航线: 新航路的开辟 动因 “为什么要” 条件 “为什么能” 经验积累:地理知识的丰富,相信地圆学说,熟悉季风和洋流知识,绘图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准确性提高。 科技发展: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星盘)的使用 王室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冒险活动 个人因素:杰出航海家的带领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历史传统: 13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开始向大西洋岛屿寻找资源,取得成功 根本原因: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社会根源: 《马可 波罗行记》激起了多个阶级、阶层到东方和未知海外实现发财梦;传播基督教 达伽马1497-1498◎新航路开辟的示意图1迪亚士1487哥伦布1492麦哲伦1519-15222341234◎托勒密《地球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1467年 ◎第一本“现代世界地图册”出版,1570年 问题3: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两幅地图,你能发现哪些变化? 问题4:根据这些变化,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迈出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重要一步 向整体: 全球联系的 初步建立 问题5:读图,葡萄牙与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有何特点? (一)早期殖民扩张 实质: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影响: 平衡了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大海洋强国一百多年的势力范围和殖民霸权。 特点: 葡萄牙殖民重点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亚洲地区,以建立殖民据点和商战为主。西班牙的殖民重点在美洲地区,以建立殖民地为主 问题6:读图归纳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有? ◎16—19世纪人口迁移方向图 问题8:人口迁移带来了什么影响? (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问题7: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非洲———美洲 早期殖民扩张;奴隶贸易 改变人文地理格局,族群融合,病原体传播,利于殖民者统治 (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问题9: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有何特点?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传播示意图 种类多、双向性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材料一:朱薯产吕宋(菲律宾)国,被野连山……万历中,闽人移蔓以归,种之数日即荣。瘠卤沙冈皆可植,粪(耕地)之加大,泉人资以充饥。 ———谈迁(1594-1658)《枣林杂俎》 问题10: 根据地图和材料,结合所学,全球物种交换对明清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二)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材料二:浙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