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到全球大战的发展过程,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开始构建的战后国际秩序对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意义。 目 录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背景)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追问历史】修昔底德陷阱是否可以避免? 修昔底德在其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就将这场战争的发生首先归因于雅典权力的增长以及斯巴达对此的恐惧。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英法主导的殖民体系 第一次 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秩序 秩序 秩序 ······ 战争 战争 【追问历史】全人类该如何走出“战争—秩序”的怪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壹 “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束棍棒,是古罗马帝国执政长官的权力标志。在他们出巡时其扈从每人肩负一束,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之以斧铖。 (一)法西斯主义兴起 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运动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法西斯束棍棒 德国纳粹标志 意大利·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党” 德国·希特勒成立纳粹党 日本·冈村宁次等军人以军部开展法西斯运动 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19年 1922年 1920年 1921年 1933年 1936年 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过程 2、法西斯主义的特点:以极端民族主义为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军国主义】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极端民族主义】鼓吹国民对国家绝对效忠、爱国,宣传“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称本民族利益受到对手损害,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鼓噪用武力“自卫”,动员民众支持战争。 【名词解释】 日本儿童接受军国主义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视频扩展】 3、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危机于1929年10月起源于美国,迅速波及到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又很快殃及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英国,接着蔓延到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这场危机有三个特点。首先,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其次,发生的范围特别广。第三,破坏性特别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思考】 面对经济大危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怎样的出路探索? 美国 罗斯福新政(用改革的方法摆脱危机) 德意日 法西斯道路(对外扩张转嫁危机) (1)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2)各国产生差异的原因 ①经济基础: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