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 分)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七年级开展 “青春筑梦 家国同行” 主题实践活动,下面是小济写的发言稿,请你帮他修改。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甲】①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②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乙】饱尝艰辛而不屈不挠、历久弥新,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读《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丙】读《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_____的钻研精神;读《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伟大坚强的英雄气魄;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坚韧刚强的意志。 ③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闪耀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延不绝。从历史到现实,这份家国情怀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怀揣家国情怀,憧憬祖国的未来,以青春之我,筑强国之梦,为祖国挥洒自己的热血和汗水。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历久弥新(mí) B. 怀揣 C. 不屈不挠(ráo) D. 憧憬 2.填入文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鹤立鸡群 B. 淋漓尽致 C. 锲而不舍 D. 耐人寻味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填入甲、乙、丙三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 , ; B. 。 、 ; C. ——— 、 。 D. ! , : 5.小济所在班级举办 “家国心相连” 主题活动,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任务。(4 分) (1) 小济同学根据 “家” 的甲骨文字形和 “国” 的金文字形,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一幅图标,请你帮他简述他的创意。(提示:观察分析 “家”“国” 两字形态特点及 “活动图标” 构成特点,阐述图标寓意、创意)(2 分) (2) 小济想用一组排比句为本次活动作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2 分) 家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我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家国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赞歌,我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音符; , …… 家与国,哺育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亦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归属。她召唤着我们将个人志向融入到家国使命之中,沿着无数前辈的奋斗足迹,勇敢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阅读理解(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 - 8 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6.下列对文言词句的分类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选项 类别 示例 A 通假字 可爱者甚蕃 见往事耳 B 词类活用 中通外直 策勋十二转 C 古今异义 濯清涟而不妖 以钱覆其口 D 特殊句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蒙辞以军中多务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之” 的用法与其他都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以我酌油知之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持就火炀之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 B. 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