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四单元 / 17 短文两篇 / 本课综合与测试 / 编号:22812640

17《短文两篇》课件(共48张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花之,牡丹,君子,陋室,爱莲,不在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件网) 一室一花见风骨 <陋室铭><爱莲说>群文阅读 何谓“君子” 结合《论语》,你认为什么是“君子”呢?选择一条进行解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一、初读,品骈散之美 一、初读,品骈散之美 1.划分节奏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初读,品骈散之美 1.划分节奏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初读,品骈散之美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初读,品骈散之美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照两篇短文,思考这两篇短文在句式上有何不同?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铭 一、介绍 “金”指钟鼎铸器。“名”意为“广为人知”。“金”与“名”联合起来表示“在钟鼎盘盂上刻铸款识”。指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辞铭中的长者。 二、类型 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说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说”是一种兼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文体,请你将《爱莲说》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离”。 记叙的句子 描写的句子 议论的句子 抒情的句子 晋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