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四单元 / 15* 青春之光 / 编号:22813291

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共64张PPT)+素材

日期:2025-04-24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秀,黄文秀,全国,脱贫,背景,人物
预览图 0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青春之光 祝红蕾 新课导入 这是2019年“感动中国”组委会颁给 的颁奖词。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学习目标 1、略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了解黄文秀的主要事迹。 2、品味文章的语言和多样的手法,体会其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效果。 3、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丰富对黄文秀的认识,思考其精神品质的现实意义。 01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任务一:基础闯关·识记字词和文常 【祝红蕾】女,汉族,曾用笔名苏小蝉。七十年代出生于山东临朐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青年散文家、齐鲁文化之星等。 已出版散文集《清欢过红尘》《在一只碗里过一生》,中短篇小说集《金波的星期九》。其中,短篇小说《金波的星期九》被《小说选刊》2010年第5期转载,并被选入《201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青春之光》就是她为致敬黄文秀而创作的佳作。 人物介绍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 1989年4月出生,广西田阳人,硕士学历,生前系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她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2018年初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黄文秀同志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 写作背景 本文出现了两个关于故事背景的关键词“脱贫攻坚”“扶贫”,你了解这一时代背景吗?请观看视频:《脱贫攻坚之歌》,了解这一背景事件。 背景资料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项历史性工程,旨在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2015年全面启动以来,通过“六个精准”(对象、项目、资金、措施、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精准)和“五个一批”(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精准方略,累计帮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一成就不仅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核心目标,更通过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方式激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7月1日,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7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2021年2月25日,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文秀“七一勋章”。 背景链接 知识链接 1.概念: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结合了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旨在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活动。 2.特点: 真实性:报告文学的核心在于其真实性。它必须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不允许虚构或夸大其词。 文学性: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包括生动的情节描述、典型的细节刻画以及抒情和议论性的表达方式。 新闻性:报告文学中对事件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要求作者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并呈现事件的核心要素。 报告文学 预习检查 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然后大声朗读,积累这些字词。 瓢泼( ) 熟络( ) 心扉( ) 执拗( ) 噩耗( ) 毛坯( ) 心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