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 / 高教版(2023) / 基础模块 下册 / 第五单元 / / *世间最感人的坟墓 / 编号:22811089

一《世间最感人的坟墓》课件(共25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托尔斯泰,没有,俄国,一个,探究,文本
预览图 9
语文 语文
(课件网)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茨威格 "如果只能选择其一祭奠,哪个更让你心生敬意?为什么?" 01 基础知识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 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人物传记:《三大师》、《三作家》、 《罗曼·罗兰》 小说:《象棋的故事》、《混乱的感觉》 回忆录:《昨日的世界》 他于1928年访问俄国,适值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于是拜谒了托尔斯泰墓,写文章表达自己真挚怀念、赞美之情。 背景创作 在1928年,俄国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作为奥地利作家代表团成员之一,茨威格也接受了邀请,并于9月跟随作家团队来到俄国,开始了他为期半个月的俄国之旅。 尽管可能有人向这些代表团成员介绍过托尔斯泰墓,但当他们突然看到了这个“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的长方形土堆时,所有人心中都会升起猝不及防的敬意。 后来他回忆说,这次旅行使他受益匪浅,因为他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俄国,并且更深地了解了一位让他一生都景仰和热爱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也因此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自己真挚怀念、赞美之情。 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一生漫长的辛勤创作,登上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晚年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得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他是一位文学巨匠,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02 整体感知 茨威格 土墩子 坟茔 栅栏 簌簌作响 灵柩 絮絮低语 安谧 林荫 墓冢 飒飒 荫庇 禁锢 尘 嚣 (cí) (dūn) (yíng) (jiù) (zhà) (gù) (yīn) (sù) (zhǒng) (mì) (sà) (xù) (yìn) (chén xiāo) 字词积累 整体感知 找出描绘托尔斯泰墓(包括周围环境)的语句,并用一个词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4)“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5)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朴素 整体感知 托尔斯泰墓的特点 只有 长方形土丘几株大树 开满鲜花 不关闭的木栅栏 没有 守护者 管理者 十字架 墓碑 墓志铭 姓名 03 文本探究 文本探究 作者瞻仰托尔斯泰墓的时候有怎样感受? 伟大 感人 文本探究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一切,再也没有比托尔斯泰的坟墓显得更伟大、更感人的了。”有何作用? 开篇总括。与下文“那块高贵的朝圣之地坐落在偏僻、孤寂之处”,“伟大”“感人”与“偏僻、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引起读者探究的欲望、激发读者的阅读的兴趣。 文本探究 本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托尔斯泰墓的美的? 对比 排比 白描 夏天,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 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文本探究 对比的运用 无名墓冢 ——— 伟大声名 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 其他伟人墓的奢华 庄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