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通过同学们的精彩演出,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与英雄的本色。 名著开拓我们的( ),英雄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古今中外的英雄们用智慧与力量书写了一部部( )的史诗。他们用行动再次证明,我们平凡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我们所处的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要敬① (yǎnɡ)英雄人物、学习英雄事迹、( )英雄精神。我们还要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不② (xiè)追求的目标,用勇气与毅力诠释真正的英雄主义,争做新时代的少年英雄。让我们再次向文学中和生活中的英雄③ (zhì)敬!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 (yǎnɡ) ② (xiè) ③ (zhì)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视野 感人至深 传承 B.视线 感人至深 传播 C.视野 感激涕零 传承 D.视线 感激涕零 传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一声不响。 B.每年的庙会都热闹非凡,品种繁多的特色小吃,各种各样的小玩意,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让人觉得叹为观止。 C.李明一向喜欢在班级里夸夸其谈,自从被老师狠狠批评过一次后,他变得销声匿迹了。 D.他幽默的话语,搞笑的动作,逗得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3.下列语段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④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 ②“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 ③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都不传了。 ④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的。 ⑤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 A.②③⑤①④ B.②⑤③①④ C.⑤②③④① D.⑤③②④① 三、名句名篇默写 4.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子衿》中“ , !”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2)《蒹葭》中“ , 。”开篇以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 (3)《关雎》中“悠哉悠哉, 。”两句写出了主人公长夜无眠、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比喻表达自己想从政却无人引荐的想法的句子是: ,端居耻圣明。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未明 《诗经·齐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①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②圃,狂夫瞿瞿③。不能辰夜,不夙则莫④。 【注释】①公:公家,官府。②樊:即“藩”,做篱笆。③狂夫:指监工。瞿瞿:瞪眼的样子。④夙:早。莫:同“暮”。 5.“颠倒衣裳”这一细节展现了劳动者被召唤时的 心理。 6.《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请结合本诗赏析其表达效果。 7.本诗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请结合诗句说说劳动者苦在何处? 五、名著阅读 8.《经典常谈》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一本书,与一般学术著作不同,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请你结合材料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至少从三个不同方面探究阅读经传统经典的意义。 材料一: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 ———《经典常谈》序 材料二: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