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试卷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答。 经典作品是文明的guī ① 宝,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智慧。在《社戏》的乌篷船jiǎng ② 声里,我们打捞起鲁迅笔下未染尘埃的童年倒影;《安塞腰鼓》的鼓点如雷,迸溅出刘成章文字中( )的生命力;吴伯箫的《灯笼》串起三代人的温暖光晕,檐角摇 yè ③ 的微光里,( )着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桃花源记》的落英深处,陶渊明栽下的理想之树,至今仍在追寻精神原乡的人心中开花;《核舟记》的方寸榄核间,王叔远刻下的不只是东坡泛舟的剪影,更是中华工匠“纳须弥于芥子”的智慧(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既是对灵魂的雕琢,也对文明的传承,更是在浮躁时代中寻找精神锚点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炽热 反射 成就 B.热烈 反射 成就 C.炽烈 映照 结晶 D.热烈 映照 结晶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二、名句名篇默写 2.默写。 (1)读古诗文,不但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蕴。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 ”劝慰友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桃花源记》中“ , ” 通过视觉、听觉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平和。 (2)《诗经 子衿》中通过夸张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抒发强烈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 , ”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诗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三、综合性学习 3.环境保护———为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某校八年级(2)班举行演讲比赛。该班班长收集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1 去年上半年,全国两千多万人因干旱而饮水困难,其中80%左右的人集中在江西、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今年上半年我国南方又持续干旱,其中以江西、湖北等几省市尤为严重。 材料2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21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1)请你根据材料,拟写一则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如果你是演讲比赛的组织者,请为本次比赛设计活动方案,至少列出四条。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淮上①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②我向秦③。 [注释]①淮上:扬州。②潇湘:湖南一带。③秦:陕西一带。 4.诗歌前两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 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诗,但情感表达方式不同。请结合两诗末句对比分析。 五、名著阅读 6.小语在阅读《经典常谈》时遇到了困难,特来向你寻求帮助,请你完成相关填空与选择。 小语:《经典常谈》读起来太费力了,我才读了“序言”就读不下去了,甚至连作者是谁都忘记了……你能给我提供一些帮助吗? (1)你:那我就来说说自己的阅读体验吧。首先,《经典常谈》的作者是 (人名)先生,我们在课本中还学过他写的散文 。 (2)你:其次,阅读这本书时不妨采用( )的读书方法,优先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A.精读和跳读 B.选择性阅读 C.快速阅读 D.摘抄和做笔记 (3)你: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习得语文知识,助力日常学习。比如读了“《说文解字》第一”,我就了解了“六书”,从而帮助自己记忆、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