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下册 / 第一单元 / 3 / 3.2 *蜀相 / 编号:22845859

《蜀相》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杜甫,时期,公元,严武,工部,使他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穿越时空的凝眸 流传千古的哀叹 蜀 相 杜甫 任务 一 : “老杜”知多少 杜甫,字( 子美 ),河南巩县人,自号( 少陵野老 );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部 );杜甫的诗被称为 ( 诗史 ) , 他 被 后 人 冠 以 ( 诗圣 ) 的美称;;杜甫是中国诗 歌史上著名的( 现实主义 )诗人;代表诗歌 ( 三吏 ) ( "三别" );诗作风格多样,以 ( 沉郁顿挫 ) 为 主 。 读书破万卷 笔 如 有 神 。 章 赠 韦 左 承 丈 、 十1 杜 有 。 字 子 美 ( 7 2 - 刀 原 籍 离 F 其 心 显 了 唐 代 转 哀的历史过程 以 古 体 、 律i 见 沉 部 为 主 被 后 世 家 草 为 长, 风 将 多 样 被 称 为 : 。 : 令 i5 史 军 杜甫的 一 生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漫游时期 (公元712-745) 20、30岁 (二)困守长安时期 (公元746-755) 30、40岁左右 (三)战乱流亡时期 (公元755-758) 46岁 (四)漂泊西南时期 (公元759-770) 59岁 读书壮游时期 (712 — 745)34岁之前 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神”,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 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二十三岁到洛阳应举落第,后北越齐 赵 ,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 李白相遇,二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 一诗中,“会当 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到长安试 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 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使他开始透过社会表面的繁荣认识到朝廷的黑暗腐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称“杜陵布衣”、 “少陵野老”便始于此时。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 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诗风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困守长安时期 (746 - 755)35岁 - 44岁 杜甫的 一 生 安史 之乱 755-763 战乱流离时期 (756 — 759)45岁 - 48岁 安史之乱爆发,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 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寄家鄜[fū] 州,只身投奔朝廷,中途被叛军掳入长 安。脱贼后,投奔肃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 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惨遭贬斥。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 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 关 吏 》 )、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 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759年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几经辗转,最后入蜀,在严武等人 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期间游览武侯祠,创作 《 蜀 相》 。764年严武再镇蜀,他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 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严武死后, 杜甫携家出蜀,沿途飘泊转徙,后病死在湘江 一条小船上。 这一时期,他寄身田园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更加深邃,艺术上也更为成熟。《 春 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 《秋兴八首》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旅夜书怀》 漂泊西南时期 (759—7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