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问题和中日关系 【热点链接】 2025年8月15日,也是日本宣布投降80周年纪念日,我国将在9月3日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 【导学练习】 1、日本历史上曾经有哪两次重要的转折性改革?分别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意义? 2、请列举古代史上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两例。? 3、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发动或参与过哪些重大的侵华战争? 4、二战后,日本能够重新崛起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考点】 日 本 问 题 一、两次改革 1、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 (1)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外: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2)开始:7世纪中期,政变成功后,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3)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特点:学习中国的唐朝。 (5)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明治维新(1868年,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1)背景(原因):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农民起义不断和遭受列强侵略) (2)改革者:富有改革精神的中下级武士(领导阶级) (3)特点:学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4)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涉及方面 内容 作用 备注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国家的统一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有利于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能体现这次改革的性质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能提高国民素质,与西方接轨,有利于向欧美学习 最具有远见卓识,影响最深远 军事方面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有利于建立近代化的军队,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5)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影响(意义、作用或评价):①积极性: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消极性: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二、两次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日本是一个黩武的资本主义国家,侵华阴谋已久。 ②主观原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弱国,总想避战求和;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清军军纪败坏,闻风即溃。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1-1945年。 (1)背景: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结果: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3)中国获胜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尤其是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作战;爱国官兵的奋战;国际进步人士的支持;爱国华侨的支援;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采取维护和巩固扩大统一战线的政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三、两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开始崛起。 2、第二次飞跃:二战后,由于美国扶植,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并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与美国和西欧呈三足鼎立局面。 中 日 关 系 一、中日友好交往 (一)古代: 1、早在西汉时期,日本就与中国有来往。东汉光武帝时,日本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