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紫藤萝瀑布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积累“迸溅、繁密、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重点词语。 2.反复朗读描绘紫藤萝繁盛的句段,初步感知藤萝花之美。(重点) 3.分析精妙的语言,学习作者描摹紫藤萝之美的方法。(重难点) 4.领会作者寄托在紫藤萝上的“志”,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学习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学习任务: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任务三 赏·花之美 任务四 悟花情·感哲理 任务五 学习写法 研读语言 任务六 拓展·写花之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写景状物的妙处,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任务五 学习写法·研读语言 1.重点赏析文中描摹紫藤萝的精彩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并做批注。 2.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紫藤萝的美,表现了它怎样的内在神韵? 【赏析角度】 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 词语运用———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动感的形容词、名词、动词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 表现手法———化静为动、物我交融、联想、想象等。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也不见其终极。” 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的繁盛。 “紫色的大条幅上, 泛着点点银光, 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生命的活力。同时,“迸溅”一词,赋予花以动感,让人感觉花好像在跳动。 比喻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赏析: 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赏析: 一系列的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 赏析: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争先恐后绽放的欢乐、热闹情景。 拟人 赏析: “笑、嚷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生机和活力。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赏析: 花香本是嗅觉感受,而作者笔下的香气却是“浅紫色的”,是可看见的视觉感受。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小贴士】 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转化,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眼前紫藤萝瀑布———旧日的紫藤花 赏析: 运用了对比、物我交融的表现手法,将眼前和旧日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紫藤萝的美,表现了它怎样的内在神韵? 紫藤萝不仅繁盛美丽,而且充满生机活力,顽强不屈,笑对苦难,表现出一种美好、饱满、蓬勃、强大的生命力。 任务六 拓展·写花之歌 结合上一单元的学习,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