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整 体 感 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了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新 课 导 入 二战中的美苏携手相助,共同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然而美国驻苏联参赞却说:“战争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说战争才刚刚开始? 即将到来的是怎样一场“战争”?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概念解析】 “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矛盾的 不可调和 斗争的 主要形式 冷 战 国际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爆发的原因: 【思考】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后,建立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2)二战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 。 ———沈志华《冷战五书》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1945年于雅尔塔)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 ———1947年杜鲁门的演说 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1945年4月斯大林对南斯拉夫政府代表团的讲话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下卷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的演说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严重冲突和对立。 1、冷战爆发的原因: 【思考】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美国 经济 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率 工业产量 黄金储备 出口贸易 53.90% 74.90% 32.40% 军事 军队 航空母舰 战略导弹 原子弹 1200多万 30艘 1626枚 有 政治 控制联合国 苏联 经济 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军事 军队 作战飞机 战略导弹 原子弹 1140万 40000架 1910枚 有 政治 控制东欧地区,领土扩张60万平方千米,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西欧 普遍衰落———英国:赢得战争输了财富;法国:元气大伤、地位下降;德国:经济面临崩溃。 (4)战后实力的变化:美苏一跃成为战后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实力衰落。 1、冷战爆发的原因: 【思考】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二战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