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七年级 下 道德与法治 10.3保障财产权 新知导入 战国时期的《商君书》里面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表明古人对财产权的看法。书中记载:“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以案说法 野地里有一只兔子可能引来上百人追逐,市场上有那么多兔子,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擅自去拿,这是为什么? 与法同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P86-88页的内容 探究新知 我国保护财产权的法律规定: 民 法 知 识 速 递 ①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要给予补偿。 探究新知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的意义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2)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3)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探究新知 财产权 知识拓展 (1)财产权含义: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狭义财产权就是指物权 他物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 用益物权 所有权 担保物权 探究新知 2、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 (1)含义 (2)意义 财产所有权 ●拓展延伸● 权能 含义 举例 联系 占有 是指对财产的实际管领或控制 老王购得商品房一套,房屋已交付给他控制 所有权是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在内的完整权利体系。这四项权利可以完全由物的所有权人行使,有时也可以与所有权人相分离。 使用 是指权利主体对财产的运用, 以便发挥财产的使用价值 老王将此套房装修后自住或出租 收益 是指通过财产的占有、使用等方式取得经济效益 老王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 处分 是指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最终处置 老王将此房出售、出租、抵押、赠与等 探究新知 (3)分类:依据主体的不同,我国将所有权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所有权 ① 国家所有 文物、森林、河流、矿藏、城市的土地国有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等 ② 集体所有 农村土地、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教科文卫体设施等 ③ 私人所有 房子、车子、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 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探究新知 【案例分析】 老刘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收购商张某上门收购,与老刘签订了买卖合同。几天后,收购商苗某想以更高的价格收购老刘的大米。面对更高的收益,老刘还是拒绝了苗某。他表示:“既然与他人签订了合同,我就要遵守。” 你是否赞同老刘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赞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当事人应该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老刘面对更高的收益,选择按照合同义务履行合同,体现他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也说明他懂得用诚信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探究新知 法律链接: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