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云端备份触手可及》教学设计 课题 云端备份触手可及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下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云存储在数据备份、跨设备访问中的作用,增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视,避免随意上传敏感信息。计算思维:体验云端备份,能够将主题报告上传云盘并分享,分析存储资源整合过程中的抽象化思维方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使用云盘解决数据备份、存储、分享等问题,认识互联网新资源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信息社会责任:了解云存储中的权利义务,识别非法内容传播风险,遵守网络道德,维护数据安全生态。 教学重点 云存储的核心技术: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和虚拟化技术,实现数据分散存储与资源整合。云存储的应用场景:云盘的大容量存储、跨设备访问、便捷分享和数据安全备份功能。虚拟存储池的特性:逻辑上整合分散存储硬件,用户数据完全隔离,保障私密性和安全性。 教学难点 分布式存储机制:理解数据如何被拆分存储、多服务器协同工作及用户无感知的自动拼接过程。虚拟化技术的抽象性:存储资源如何通过虚拟化形成逻辑整体,与物理硬件的对应关系。贵州数据中心的优势分析:结合地理环境(如气候、电力)与数据中心运行需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聚焦校园科技节上,介绍我国“东数西算”工程的内容备受瞩目。该工程把东部算力需求以及大量生产生活数据输送到西部进行存储和计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国家工程。“东数西算”不止于“算”,更需要云存储技术的支持。本节课将学习云存储,并使用云盘对已完成的《互联网的未来》主题报告的第一部分———云计算,进行存储和分享。2.探索什么是云存储?云存储使用了什么技术?我觉得可以将主题报告和学习资料都上传云盘备份。手机越来越智能,很多过去只能在计算机、电视上进行的办公、娱乐活动,现在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由于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有限,加上人们希望能在自己使用的各个电子设备之间共享文件,这使云盘、云相册等云存储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5G技术得到普及。当所有设备都可保持着互联网连接,云盘、云相册等云端服务更为触手可及时,你还会把数据只保存在本地设备上吗?个人硬盘、闪存会不会从此消失呢?诊断报告可以播放视频《云备份有什么作用》。 学生将自己的报告上传到云盘进行存储和分享。分组收集资料讨论云存储的定义及其使用的技术,如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加密。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体验云存储的便利和功能。通过收集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云存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能量加油站云存储就是网络上的存储,是云计算的存储部分,包含云端和终端。云端指存储服务器集群,终端指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终端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云,方便地存取数据。二、探索如何实现云存储,它会使用哪些核心技术?云存储采用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将数据分散到众多存储服务器上协同工作,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压力。当用户需要读取数据时,不同的存储硬件会同时发送自己保存的那一小块数据,用户接收后自动进行拼接。当然这种分布式资源整合方式,对于用户完全透明,用户并不需要了解。云存储也使用了虚拟化技术吗?海量数据和实时应用使存储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云存储借助虚拟化技术将大量分散的不同类型的存储资源集合起来,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池。存储虚拟化使不同物理分布的存储硬件在逻辑层面上变成一个整体。对用户来说,它的表现与一台普通的物理存储设备一模一样。人们是共用存储池吗?私密性和安全性如何保障?使用虚拟存储池时,所有用户(租户)之间是完全隔离的,就像给每个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