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临泉二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 命题:审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时间为75分钟,总分100分。 第1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主张“君仁臣义,君民同乐”,天下“定于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韩非子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这些思想都主张() A.建立君主专制B.重构社会秩序C.维系礼乐制度D.构建道德体系 2.伯恩斯、拉尔夫在《世界文明》中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的文化相媲美。”这一观点可用于说明() A.要保持文明的独特性B.文明因保守而僵化 C.世界文明发展具有多元性D.美洲文明必然衰落 3.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A.本土性和包容性B.多样性和连续性 C.本土性和连续性D.多样性和包容性 4.亚述帝国强制推行邮驿制度,驿站由官员直接管控,重要的驿站还会有军队驻扎。据考证,帝国全盛时期的两个驿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马车驱驰一天的里程。这些做法() A.推动了帝国版图的扩大B.以服务百姓生活为宗旨 C.确保了帝国的长治久安D.强化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5.古代西亚文明在文字、法律与技术领域深刻影响了人类发展进程。考古学家在苏美尔城邦遗址中发现大量泥板文书,内容涵盖数学计算、土地契约与神话史诗。古代西亚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是() A.创立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制度 B.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C.编制了基于六十进制的天文历法系统 D.推广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书写方式 6.公元8~9世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开展了翻译介绍古希腊和东方科学文化典籍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学术活动,大量文化典籍被译为阿拉伯语。这一文化现象主要得益于() A.阿拉伯商人的海上贸易活动B.帝国境内的多民族人口迁移 C.统治者对异教文化的包容政策D.拜占庭与阿拉伯长期和平交往 7.客家人是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其先民自中原河洛一带迁居南方而形成。其迁徙活动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客家人的迁徙() A.被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与北方的政局动荡密切相关D.改变了南北方人口结构 8.中国古代修筑长城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但明朝收缩到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侧。图1是明长城主要修筑时期与气温变化对比图,据此判断() A.明朝对蒙古防御能力不断增强B.自然灾害刺激了明长城的修建 C.明长城是王朝国力衰弱的产物D.气候变化与农牧战争密切相关 9.新航路开辟后,奴隶劳动为葡萄牙等国带来丰厚的利润,高产的蔗糖被他们视为“白色黄金”。后人评价说:“没有(非洲)安哥拉就没有奴隶,没有奴隶就没有蔗糖,没有蔗糖就没有巴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商品经济发展提高了奴隶地位B.拉丁美洲国家与地区间联系密切 C.蔗糖贸易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D.殖民扩张助推美洲人口结构改变 10.1856-1857年(英属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立法会议所作的《关于华人移民的特别委员会的报告》调查显示:当时移居维多利亚的华工已超过40000人,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其中三分之一是工匠或小商人,三分之二是农民。这一时期华工移民国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工业蓬勃兴起B.殖民者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