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月考专区 / 高二下学期 / 编号:23029894

广东省领航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非礼,文化,答题,体现,历史,答案
预览图 5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查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1-2课占10%,选择性必修3占90%。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大型墓葬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夯土城墙、祭坛。这些发现表明该遗址 A.标志着我国已进入青铜时代 B.可用于印证早期国家的形成 C.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等级差异 D.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2.西周初期对礼的定义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由此可知,周礼 A.成为了国家基层治理的根本准则 B.保障了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 C.凝聚了周代社会文化的实践经验 D.体现了礼法结合的国家治理模式 3.秦国在各级行政机构都设立了统计组织,即便是在最基层的乡里、亭,也都有相应的财政工作组织,配有相应的统计人员。并明确规定,各种产品产量要根据其产年进行统计,对各项统计数字,要求计算准确,账账衔接和账实相符。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A.建立了较严密的信息体系 B.奠定了大一统的经济基础 C.确立文书行政的管理模式 D.完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引种高潮,汉朝时期引进葡萄、胡桃(核桃)等果品和胡蒜(大蒜)、胡瓜(黄瓜)等蔬菜,唐宋时期有开心果、菠菜、小茴香、胡萝卜、西瓜等干果、水果和蔬菜传入。这凸显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 A.丰富多彩的多样性 B.兼容并蓄的包容性 C.绵延不绝的连续性 D.多元一体的统一性 5.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表1所示的历史信息。据此可推知 A.铁制工具已经传播到朝鲜 B.中国与朝鲜技术交流频繁 C.陆上丝绸之路拓展至朝鲜 D.中华文明辐射到周边区域 6.关于正月十五,北朝有“打粪堆”、南朝有“迎紫姑”以占卜蚕桑的习俗。武则天曾在正月十五办佛事活动,消灾祈福。唐玄宗下令“开坊市门燃灯,拥为常式”。正月十五成为大唐的狂欢庆典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反映唐代 A.打破坊市制度时空限制 B.南北习俗差异逐渐弥合 C.宗教信仰影响节日习俗 D.社会开放多元文化交融 7.哪吒原型在唐代佛经中为印度佛教护法神“那吒俱伐罗”,元代赋予哪吒道教“玉皇驾下大罗仙”身份,明代《封神演义》中哪吒成为道教托塔天王第三子,并体现了父子忠孝冲突。这体现了 A.儒释道文化间的互鉴与融合 B.宗教世俗化推动文学形象重构 C.市民需求决定艺术创作取向 D.政权更迭主导意识形态的变迁 8.清初四川“丁户稀若晨星”,政府以“五年不征”政策招募湖广移民。至乾隆四十一年,四川省人口从60万增至2140万,形成“五方杂处,俗尚各别”的文化多元性。由此可知 A.行政区划调整加速移民进程 B.赋役改革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C.国家政策推动社会组织重构 D.战乱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9.清代前期政府想方设法破坏华侨社会,颁诏将海外华人召回或是行文至东南亚各朝贡国,要求押解华侨归国。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