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美术 必修 美术鉴赏 教材版本: 为什么这本书不叫《美术欣赏》 偏偏叫《美术鉴赏》? 刚拿到美术课本你会不会问: “鉴赏”与“欣赏”又有什么区别?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的,对于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做一个深入的探究与评判,深度和内涵都超越了“欣赏”。 鉴赏=鉴别+赏识 高中的美术不止感受美,更需评析作品技法与内涵,通过经典作品培养建构“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五重核心素养。 那为什么要学习美术鉴赏呢? 只有陈列在美术馆里的才是美术作品吗?美术是不是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说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以及摄影等,美术就在我们身边。 美术作品可以: 美化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陶冶我们的人格和情操 提升我们的品位和修养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 第一单元 鉴赏基础 第1课 美术作品的创作 (第1课时:艺术源于生活) 他的绘画与以往绘画有何不同?这幅作品为什么看起来如此震撼?他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你知道徐悲鸿吗?他为什么要画个裸体?这幅作品有什么寓意?籍里柯又是谁?他们对作品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他为什么要这样画?这幅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这样子构图呢?这幅作品是如何创作的? 中外美术史上尽管它们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却遵循共同的创作规律。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鉴赏美术作品的重要基础。 我们通过解析以下两幅作品来破解这些艺术谜题! 准备好高中第一次艺术之旅了吗?出发! 愚公移山(纸本设色) 徐悲鸿 中国画《愚公移山》是20世纪中国画家徐悲鸿的代表作。 他用中西结合的形式语言表现了一个中国古代寓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梅杜萨之筏(布面油画) 籍里柯 19世纪法国画家籍里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描绘了一场真实的海难,将绝境中的希望表现得动人心魄,是西方浪漫主义美术的杰作。 美术的门类 美术包括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摄影等。随着时代的变迁,美术所包含的门类也不断丰富。从传统美术形态中衍生出来的设计艺术、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都成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是一个开放的观念,未来还会有新的门类出现。 建筑 (巴黎圣母院) 绘画 (蒙娜丽莎) 雕塑 (思想者) 工艺美术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摄影 (圣拉扎尔车站后方) 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没有改变,理解了传统美术的价值和意义,就能指导我们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美术现象。 一、艺术源于生活 生活既是美术创作的原因和动力, 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灵感与素材。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 怎样的生活促使徐悲鸿创作了《愚公移山》呢? 徐悲鸿在生活中汲取了哪些灵感与素材呢? 《愚公移山》徐悲鸿 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徐悲鸿(1895-1953)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徐悲鸿” 这位以奔马图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不仅是融合中西画法的开拓者 更是用画笔记录民族精神的时代见证者。 在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此时的中国,已处于万分危急的状况,上海、南京、武汉等重要的城市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 1940年 同年,徐悲鸿受印度诗人及哲学家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举办画展宣传抗日。 怎样的生活促使徐悲鸿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