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 整本书阅读 / 《红星照耀中国》 怎样读红色经典作品 / 编号:23510469

八上《红星闪耀中国》知识归纳(学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斯诺,中国,第二,长征,红军,报道
预览图 5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红星闪耀中国》知识归纳 作者介绍 埃德加 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 他于1928年来到上海,曾任欧美几家报社的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批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情况的最早最详尽的报道,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情况。 红军长征路线图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现为11个省 西康并入四川),占领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斯诺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二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创作背景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之下,中国革命的真相对于全世界来说是一个难以猜测的“谜”。 1936年春夏之交,宋庆龄促成斯诺秘密前往陕北。在延安,斯诺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谈话,同时进行了四个月的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苏区居民生活、地方政治政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斯诺回到北平后,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1937年10月本书在伦敦出版。 作品介绍 为躲避国民党的出版审查,《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时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描述了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周恩来 于第二篇 去红都的路上 第二节出场 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外貌】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路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性格特点】头脑冷静、 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温和有礼。 【出身与家庭】浙江绍兴人,大官僚家庭的儿子。 【受教育情况】毕业于南开大学,后来又在法国、德国等地学习。 【早年经历】1919年因学生运动遭逮捕被关1年监年;26岁时成为黄埔年校的秘书。 【参加革命的起因】受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触动,受“开明的”教育影响。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1927年,先后参加组织了上海工人罢工和八一起义;1933年,和朱德一起战胜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他是党的创始人,著名的革命组织者。 贺龙 于第二篇 去红都的路上 第二节出场 在国民党报纸上被称为“劣迹昭著”的土匪头子。 【外貌】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不知疲倦。 【性格特点】性格急躁、但很谦虛、英勇善战、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喜欢马;仇视有钱人。 【出身与家庭】湖南桑植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是清朝一个武官。 【受教育情况】念私塾五年便辍学。 【早年经历】小时候面对宴席上开枪的客人面不改色。 【参加革命的起因】之前效忠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后国民党“农民大屠杀”让其愤怒;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加入共产党。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1928年参加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与任弼时领导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 毛泽东 于第二篇 去红都的路上 第三节出场 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 【外貌】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凸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面孔。 【性格特点】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有幽默感,说话平易;博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