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六单元 / 阅读 / 23《孟子》三章 / 本课综合与测试 / 编号:23535320

2025-2026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孟子,下列,一项,今以,时期,加点
预览图 0
《孟子三章》同步训练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委而去之 B.父命之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 七里之郭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命令) B. 环而攻之而不胜(四面包围) C. 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 D.与民由之(遵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 B.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D. 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曾益其所不能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 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兵革/非不坚利也 B. 故/君子有不战 C.富贵/不能淫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B.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方面,主张法先王、行仁政。 c.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 D.《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七篇。《孟子》《论语》《大学》《庄子)合称为“四书”。 7 文学常识填空。(5分) 孟子,名轲, 时期思想家, 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 言行的著作,共 篇。 (2)在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行 礼,表示成年。 8 默写。(11分) (1)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用“ , 。"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 , 。 (3)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骨气”,不被世俗折断脊梁。何为“骨气”?就是《富贵不能淫》中所说的“ , ,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 , 。 (5)《生于优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是: , 。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秦王坚会群臣,议伐晋。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②,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③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④。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差⑤、孙晧⑥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⑦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今晋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按⑧兵积谷,以待其衅⑨。”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岁镇守斗:木星、土星居于斗宿。这是古人观星象,认为不适合征战。②吴:地名,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当时属东晋统治区域。③殆:大概,恐怕。④逆岁违卜:逆太岁运行的方向而进,违背了占卜的结果。⑤夫差: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君主。⑥孙皓:三国时期吴国末代君主。⑦恃:依赖,依仗。⑧按:止住,停止。⑨衅:事端,祸端。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议伐晋 对曰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 B.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 C. 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 D.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 (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4)乙文中,石越反对伐晋,他的依据是什么?请你运用甲文的观点进行分析。(3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 【甲】富贵不能淫 【乙】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