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沿溯(sù) 藻荇(xìng) 飞漱其间(shù) 与其奇者(yǔ) B.素湍(tuān) 燕然(yàn) 夕日欲颓(tuí) 属引凄异(zhǔ) C.未寝(qǐn) 竹柏(bǎi) 无与为乐(wéi) 鸢飞戾天(lì) D.缥碧(piǎo) 霜旦(dàn) 互相轩邈(miǎo) 千转不穷(zhuǎn)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清荣峻茂(茂盛) 晓雾将歇(消散) B.欣然起行(出行) 东皋薄暮望(轻微) C.疏条交映(掩映)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D.互相轩邈(高) 良多趣味(甚,很)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下列选项中,划线词都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每至晴初霜旦 横柯上蔽 B.相与步于中庭 哀转久绝 C.互相轩邈 念无与为乐者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回清倒影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号东皋子。首句“东皋薄暮望”中,“东皋”即诗人自己。 B.《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颢,李白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居延”在这里并非实指,是用来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7.默写填空。 (1)思乡、离愁是诗文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_____?_____。”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 , 。(郦道元《三峡》)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征蓬”“归雁”自比,写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 (4)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借“_____,_____”两句,用“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 8.名著导读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请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分析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材料一】朱德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 【材料二】“红军对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有挨过打,”“老表”说,“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这样的军队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材料三】《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学校举办了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为《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填序号)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问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