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浙教版(2024) / 九年级上册 /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 编号:23548908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03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反应,实验,下列,CO,物质,CO2
预览图 5
初中科学 初中科学
2.5物质的转化(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方法是在1000℃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3CO+ Fe2O32Fe+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 B.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只有2种 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 3.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中没有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4.碳及其化合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CO CO2 X(“→”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转化为CO2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依次升高 B.CO只能通过与O2反应转化为CO2 C.CO2可通过与C反应转化为CO,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D.X可能是酸或盐 5.在如图所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 B.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C.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说明发生了反应 D.该实验中,氢气表现出氧化性 6.某气体物质可能含有H2、CO、CO2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物质通过灼热的盛有过量CuO的玻璃管(已排尽空气),充分反应后,管内物质质量减少1.6克。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最终得到10克白色沉淀。则气体物质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O B.H2、CO2 C.H2、CO、H2O D.H2、CO、CO2、H2O 7.如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结束后,B中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B.A中反应产生的氢气只有一部分参加反应 C.实验开始时应先加热,后挤压微型滴管 D.该装置显著优点是可以节约药品 8.古人会将炉甘石()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高温后可得到金属锌,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①;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 B.反应①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改变 C.反应②中C做氧化剂 D.反应前后锌元素质量不变 9.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可制得外观似金子的合金,其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 B.该反应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 C.Cu2O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D.Cu2O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 10.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CO和CuO反应的实验。若小科的实验操作均正确,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在实验中可观察到:①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黑;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此实验能说明CO具有还原性与可燃性 C.在实验中,若要制得6.4gCu,需通入2.8gCO D.实验结束后,①中硬质玻璃管内减小的质量与②中增加的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分别表示铜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物“”和“”的质量比是 。 12.钢铁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工业炼铁是指在高温下,用还原剂将铁矿石还原得到生铁的生产过程。其主要原料是铁矿石(主要成分为)、焦炭、空气。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并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请写出工业上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2)还原得到的生铁中含有少量杂质碳,可判断生铁属于 (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3)生铁送入炼钢厂,高温冶炼去除生铁中的杂质和降低含碳量就可以得到钢铁,钢铁是制造船舶的主要材料,钢铁与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