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古诗词阅读鉴赏 / 编号:23580903

高职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第四节文言断句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9-30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断句,文言,考查,断开,考生,名词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第四节  文言断句 【考情分析】 2024年起,文言阅读的第二题发生变化,第一次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用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分值3分,2025年延续了这种考查方式。尽管难度不算大,但考生失分情况还是比较严重,考生们平时复习一定要多加训练。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题”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项基本功,也直接考查考生的古文基本功底。考查的能力层级为C。以前只在普高的考试中出现过,2024年高职高考第一次考查,2025年也出现了这种题型,考生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加以重视。 【考纲解读】 在我国的古代典籍里,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时,会用笔把语段一句句点断,一般是在上面画一个圆圈,或者用毛笔笔套,蘸上朱砂印泥,逐句逐句盖上。在一句话的末尾断开,就叫作“句”,在一句话内部停顿的地方断开,就叫“读”。准确断句,是理解、翻译文言句子的基础。 2024年、2025年考题是要求考生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所选句子为叙述性句子,展示人物生平和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设四处停顿考查,侧重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其中有两处考生因为容易理解错误导致停顿错误。 考生们在平时的文言复习过程中,要加强语感训练,注意文言表达的常见形式,在掌握常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基础上,提高断句理解能力。在做文言断句题时,可以注意以下技巧: 【知识梳理】 1.联系语境通文意。关注上下文,大体了解文段意思,初步把握人物、事件、观点等要素,根据语境推断出断句部分的大意。 2.关注标志语句。如对话、重要名词、重要虚词、特殊句式、修辞方式等标志性语言。 (1)名词断句法。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2)虚词断句法。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常见的有: ①句尾词如“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哉、夫”等后可断句。 ②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且夫、嗟夫、嗟乎、呜呼、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③句首时间词,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前可断句。 ④疑问语气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⑤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⑥其他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3)对话断句法。文言文中,有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在它们后面一般都要断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4)修辞断句法。排比、对偶、顶真、对比、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修辞特点进行断句。另外,文言文中,也多用偶句、骈句,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可供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