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语文(9 月份)考试答案 【答案】1.B(3 分) 2.B(3 分) 3.A(3 分)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B.“轻视和淡化‘文’”错。结合材料一第 4 段“儒家讲朴素,注重事物的精神实质,主张质因文显、文以质存,因为‘质’终归是文饰依附的根本。如孔子讲‘文质彬彬’,提倡的是文质统一,但重点却是对‘质’的强调和弘扬,而不是‘文’”可知,儒家并没有说要轻视和淡化“文”。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阐释了朴素美‘舍去绚烂,守护平淡’的特点 ”错。“领异标新二月花”不能阐释“朴素美‘舍去绚烂,守护平淡’”的特点;此外, “舍去绚烂,守护平淡”是佛家主张,而“删繁就简三秋树”强调简化形式,与道家推崇 的自然本真更契合。故选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都是为了证明道家思想对于朴素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错。材料一前两段提及庄子是为了引出朴素美的总论点,而非仅证明道家影响。故选 A。 示例:(总计 4 分,每空 1 分) 思想流派 朴素观的主要内容 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 儒家 注重事物的精神实质(主张质因文显、文以质存) 形成了“文质彬彬”的美学传统 道家 强调事物的本然天性 形成了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的艺术形态 佛家 大美隐内,重在内容 形成了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艺术之境 ①从内容上看,诗中所描写的是田园生活场景,自然真实; ②从语言上看,不加雕饰,质朴自然; ③从情感上看,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体现了对人性本真的坚守。 6.C(3 分) 7.A(3 分) 8.①苏轼心中的周瑜是一个外表儒雅、婚姻美满、驰骋疆场、威名赫赫、功业早就的大英雄。 ②本文塑造的周瑜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战争、颇为自负(或英气逼人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的英雄,后来成为一位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英雄。(总计 4 分。总共 2 点,一点 2 分) 9.(总计 6 分。总共 3 点,一点 2 分) ①不矛盾,本文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也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 ②周瑜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在旷野、帐篷、鼓角声的背景下,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闯入“我”的梦境里,这是在战场上足智多谋、建功立业的英雄。然而,当“我”面对这样的英雄时,却宁愿这样的英雄倒下,成为一介布衣。 ③英雄和平凡并不矛盾,和平的守卫者更是大英雄。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淳朴至善的美好情怀,表达了作者希望友爱和平的愿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考生首先要亮明观点,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然后结合文本分析阐述。文章的首尾呼应,都写到了“一个司空见惯 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不同的是,文章开头是“纵马驰骋 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而结尾“那片芦苇已被我的 泪水打湿”,联系“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可知,小说写了“我”的一个关于英雄的“梦”,这梦中的英雄已经由不断杀伐征战的英雄,变成了一位平民英雄。 ②“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塑造了周瑜英气逼人,足智多谋,建功 立业的英雄形象,可见,周瑜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我”宁愿这样的英雄倒下,成为一介布衣,主要表达“我”对和平的渴望,对平民英雄的渴望。 ③由此可知,“我”喜欢周瑜,因为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同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