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编号:23616045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9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佛教,中国,东汉,发展,史记,道教
预览图 4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 1.下图是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展现中国古代科学家风貌组票中的两枚。与下面邮票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炼铁的出现 B.纺织技术的发展 C.制瓷业的发达 D.造纸术的改进 2.(回归教材)下图是我国古代某项科学技术成就的主要流程图。这一科学技术的重要影响是 (  ) A.使我国出现了文字书写载体 B.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道教思想的广泛传播 D.便利了文化传播和典籍流传  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3.张仲景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1959年12月,郭沫若为张仲景祠题写了“医圣祠”三个大字。人们纪念他,是因为他写成了 (  ) A.《黄帝内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伤寒杂病论》 4.2011年,华佗创编的五禽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与华佗相关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 A.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B.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C.总结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法 D.擅长针灸治病,发明“麻沸散” 5.某书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这一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是 (  ) A.《九章算术》 B.《伤寒杂病论》 C.《缀术》 D.《史记》 6.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当时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时,最有可能参考的著作是 (  ) A.《九章算术》 B.《氾胜之书》 C.《史记》 D.《论衡》  司马迁与《史记》 7.(2025承德月考)□□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 (  ) A.《春秋》 B.《汉书》 C.楚辞 D.《史记》 8.(时空观念)下面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之所以被后人立祠纪念,是因为他 (  ) A.创编出“五禽戏” B.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 C.改进了造纸工艺 D.对中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  道教和佛教 10.与下列图片有关的宗教是 (  ) A.道教、佛教 B.基督教、佛教 C.道教、基督教 D.佛教、伊斯兰教 11.(2025唐山月考)东汉中后期在政治上逐步形成外戚与宦官两大集团,他们诛杀异己,搜刮民财,给下层民众带来深重的苦难;在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土地自由买卖导致土地逐渐集中到少数地主和豪强手中,加剧了贫富差距。这 (  ) A.为道教兴起提供了土壤 B.强化了东汉的君主专制 C.标志着东汉王朝的覆灭 D.是郡县制的弊端造成的 1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D.佛教的传播有利于统治人民 13.佛教传入中国后,相关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大量涌现,龙门石窟、敦煌壁画成为中国艺术的瑰宝,文学中也出现了大批以佛教为题材的作品。这说明佛教的传入 (  ) A.附会中国本土的文化 B.迎合了民众的道德观念 C.推动哲学思想的发展 D.丰富了艺术内容和形式 1.下图所示文物反映了 (  ) A.记载内容十分丰富 B.造字方法逐渐完善 C.书写材料不断演进 D.汉字体系已经形成 2.下列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两位著名医者都主张 (  ) 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张仲景 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华佗 A.用药简易 B.辨证施治 C.望闻问切 D.养生健体 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全书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于特定的数学问题,从土地测量到货物交换,从工程问题到税收管理,再到天文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