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 编号:23617872

选择性必修1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官,制度,建立,事务,影响,官员
预览图 4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西方的文官制度,进而深刻认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 【知识解读】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聚焦:概述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发展过程,归纳其特点并分析其背景与影响? 西方文官制度 背景 历史原因: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国王挑选亲信为官。官员为国王和权贵服务 现实因素:资本主义发展需要高效官员录用制度 政治发展: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选拔存在很多问题 乱象频发 营私舞弊 卖官鬻爵 私相授受[如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政党分肥制”导致营私舞弊,影响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 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国家管理职能扩展: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人们教育程度提高: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改革官员录用制度 直接因素: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刺激→英国财政部官员《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书面考试出现 过程 英国文官制度建立最早西方国家 18世纪初 除大臣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下院议员 19世纪初 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 1855年 建文官委员会开始实行考试制不受党派干涉度 1870年 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文官委员会独立决定文官基本录用条件 最终确立文官制度 政府官员分为两类 政务官:大臣 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 [随内阁共进退] 事务官:一般政府工作人员即文官 [不受党派影响 长期任职] 美国:1883年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 法德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文官特点 体系完整 选用职责晋升退休等各个方面 公开公平 符合法律规定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政治中立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 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职责明确政务官制定政策并负政治责任;文官忠实执行政策 进退有据没有严重过错 可任职到退休;根据工作成绩晋升或惩罚 影响 积极影响:规范事务官选用管理,实现政治和管理分离,利于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消极影响: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膨胀,增加财政负担;层层报批推诿争权影响工作效率 【教材问答】 教材P35“思考点”: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 提示:工业革命后,国家事务增多且日益复杂,国家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教材P35“学思之窗”: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用考试的办法,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为公共服务的人才,并设立奖励制度,论功晋升。 教材P36“史料阅读”:这段史料反映了美国文官的什么特点? 提示:政治中立,不受政党影响。 【练习巩固】 基础题: 1.在美国最早提出实行文官制度的任克思在 1868 年的报告中有“中国之文官制度”一章。同年爱默生(美)在向中国外交使节演讲时也说中国社会上都非常尊重教育,走到我们的前面,这就是中国值得光荣的凭证。上述认识( ) A.体现中美之间的双向互鉴 B.皆以美国国情为考察视角 C.体现美国舆论的理性思考 D.旨在学习中国的选官制度 2.1883年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事务官通过公开考试录用,非因过失不得解雇。”19世纪末,法国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官管理机构,德国设立帝国文官总署。这些举措( )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避免了党派间恶性竞争 C.规范了文官队伍的选用 D.缓解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3.19世纪,英国将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包括各部大臣和政务次官,他们随内阁共进退;事务官包括常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