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地理实践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 二、能够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 三、能够设计简单的考察方案,利用工具进行观察、观测等野外考察。 【知识梳理】 一、地理实践的定义 地理实践是在地理学习中,通过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深入学习地理知识、技能、方法等的一种地理学习方式,是培养_____的重要途径。 二、地理实验 1.地理实验的定义 地理实验是指运用_____、软件和材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法,通过相关地理活动检验地理结论或探索地理现象,进而获得地理事象_____的学习方式。 2.地理实验的内容 地理实验主要包括地理模型、学具等的制作与使用,以及一些演示和模拟实验,通常在室内课堂上进行。在地理实验中,需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_____、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最后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_____。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实验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等营造出仿真的地理场景或实验场景。 三、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的定义 社会调查是指为了了解某一地理事象的实际情况,通过_____、人员访谈、 _____等形式获取直接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或寻求解决方案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2.社会调查的特点 社会调查侧重_____的调查,如_____、_____、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等。 社会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将所学知识与_____相联系,学习有用的地理,形成关注_____的思维习惯。 四、野外考察 1.野外考察的定义 野外考察是指通过_____、观测、调查的形式,认识某一地区内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_____和_____,进而获得有关地理事象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学习方式。 2.野外考察的特点 野外考察侧重对_____的考察,如_____、天文观测、_____、植被考察、_____等。 野外考察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地亲近自然,知行合一,灵活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品质和_____的有效提升,对学科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提醒: 社会调查一般包括方案设计、过程探究、结果分析等,调查过程中需明确调查目的、内容、分工、方法和预期成果,并制订调查方案,通过问卷或访谈进行调查,最后对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资料准备。搜集或查阅与考察区域有关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或图片,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察底图(地形图)。 (2)装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装备,如望远镜、罗盘仪、地质锤、气压计、放大镜、照相机和样本袋等,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准备帽子、雨衣、防晒霜等生活用品。 (3)考察点和考察线路的选择。考察点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考察线路的选择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能观察到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能穿过典型的地质剖面、观察到典型的植被类型等,尽可能不走重复路,等等。 核心要点探究 主题 野外考察 情境创设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鲁中山区开展了一次登山旅行活动。同学们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下图为旅行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思考1 选择方案三的同学们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图中古庙位于王村的_____方向。若出发地到古庙的图上距离为3.4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千米。 思考2 ①②③三条路线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___,原因是_____ _____。 思考3 某组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 为什么 知识归纳 1.方向的判定 (1)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