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粤教·粤人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 / 第二节 太空探索 / 编号:23963038

太空探索 课件(共38张PPT+4视频)2025~2026学年度粤教·粤人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09-25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0
(课件网)   (2024年湖南株洲模拟)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其中心是能够发光、发热的太阳,有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人们发现,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其主要得益于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各大行星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读图,完成第1~3题。 课前小测 1.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天体是 ( ) A.太阳 B.地球 C.木星 D.土星 2.八大行星中,表面温度最高的是 ( ) A.水星 B.火星 C.土星 D.海王星 3.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的质量和体积适宜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宜 C.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宜 D.地球与金星、火星距离适宜 A A C e7d195523061f1c0d318120d6aeaf1b6ccceb6ba3da59c0775C5DE19DDDEBC09ED96DBD9900D9848D623ECAD1D4904B78047D0015C22C8BE97228BE8B5BFF08FE7A3AE04126DA07312A96C0F69F9BAB7D05F05E8038A538D05762A9279AAA60CA56AA3091F65D7611FAB1620C950298EE7222C3E82825D44B6EFFF22DFDE5B8C945CAB9D6D69366C 视频导入 第二节 太空探索 第二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 1.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1.人类走向太空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开启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此后,人类不断开展各项研究,在 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 太空观测、月球探测、行星际探测、 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 1.人类走向太空过程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1961苏联第一艘载入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 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 1997年人类第一台火星车“旅居者号”登录火星 1990年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成功发射 2.我国对太空的探索 根据我国太空探索成就举例图(P44图2-2-6),阅读课本第43 页内容,说出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总结: ①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② 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③ 2007 年,我国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 ④ 2016 年,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 ⑤ 2021 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⑥ 2022 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说出下列哪些是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①“东方1 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③“阿波罗11 号”飞船登上月球 ④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 ⑤“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 ⑦“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⑧“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学以致用 ②⑤⑥⑧ 3. 阅读课本第44 页内容,回答:我国发展航天事业有哪些意义? 总结: 一、为了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二、也是为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 课外拓展 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航天员登月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月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球有很大不同,航天员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航天员需要克服低重力对身体的影响。 月球大气十分稀薄,太空辐射强,易对航天员的身体造成辐射伤害航天员还要面对剧烈的温度变化,以及没有水、氧气、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资源的困难 学以致用 1.航天员在月球表面开展科学活动时,需要克服诸多极端环境带来的困难。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航天员在月球表面需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 昼夜温差极大(超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