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农业 / 编号:23956685

《农业》课件28张-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初中地理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分布,农业,高标准,农田,平原,设施
预览图 9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课件网) 第一节 农 业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目 录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农业部门 :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连连看 造成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农业部门 分布 自然条件 东部农区 分界线 西部牧区 农业的东西差异 西牧东耕 降水不同; 400毫米年降水量线 种植业 林业 渔业 平原地区 水热充足 地形平坦 山区 降水多, 地形崎岖 沿海和河湖密布地区 水域广阔 畜牧业 种植业 高原、山地 降水较少, 草原、荒漠广布 绿洲 灌溉水源充足 农业的南北差异 秦岭 淮河 气候条件不同 项目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北方地区 分界线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 旱地 东北: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 、大豆 华北: 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 水田 长江流域: 一年两熟 水稻、油菜、柑橘 华南地区: 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胶 农作物的分类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 棉花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油菜、花生、大豆等 甘蔗、甜菜等 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小麦: 华北平原; 玉米: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新疆(80%) 棉花 经济作物— 新疆正在机械化采收棉花 油料作物 经济作物— 长 江 流 域 华北地区 东北平原 糖料作物 经济作物— 云南、广西、广东 新疆、内蒙古、黑龙江 思与学 哪些农产品能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以“地名+产品名”命名的农产品,如五常大米、库尔勒香梨。这些农产品经认证后被称为地理标志产品。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呢?地理标志产品是有突出地域特色的优质产品。其品质特性依赖于产地特定的自然环境,并受特定的生产、加工工艺影响,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地理标志产品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又可提升当地的知名度。 思 1.结合图2.5,概括我国高标准农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 活动 认识我国高标准农田的分布 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图4.5示意我国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分布。 2.结合图4.1,描述高标准农田分布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关系。 主要分布在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 3.结合图4.2,概括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5%以上的省级行政区与高标准农田分布的对应关系。 具有较高的重合度, 即这些省区内有大面积的高标准农田 温饱不足 吃饱吃好 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科技助农的例子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 农业机械化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耕地退化 水资源短缺 化肥、农药使用量大 农业发展方向 依靠科学技术 ,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 1.从自然环境角度,讨论我国不同气候区发展设施农业需调控的主要气候条件。 活动 了解设施农业的作用 设施农业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新型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调控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空气等环境条件,改善生物生长发育环境,实现“食不分四季,地不分南北”地生产农产品。读图4.10了解设施农业是如何调控环境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区:加强通风降温和排水防涝;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注意遮阳降温和保温防寒; 温带季风气候区:注意保温防寒和防风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强保温保湿和防风沙; 高原山地气候区:注意保温增温和防紫外线; 2.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讨论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的意义。 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缓解土地紧张问题; 提高土地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