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做有梦想的少年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做有梦想的少年》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内容。本单元以“少年有梦”为主题,开启初中生活新篇章,此框题在单元中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 。它在学生认识中学阶段是人生新起点、发展新阶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是上一课时内容的升华,引导学生从关注自身改变扩展到思考如何为时代发展助力。 学习者分析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七年级学生青春年少,富有梦想,有很多异想天开、在成年人和他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梦想,但囿于他们的心智尚不够成熟,学生的梦想往往是不清晰的,碎片化的,多变的,需要我们的尊重、认可和鼓励。其次在追梦、圆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矛盾的少年,有时热情,有时悲观易放弃,需要协助学生处理好梦想和现实的关系,做到勇于追梦、不懈圆梦。 学习目标确定 政治认同:辩证认识梦想的意义、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责任意识:学生体悟梦想的意义,激发追梦的热情,敢于有梦;意识到个人梦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道德修养:明确个人行动对实现梦想的重要性,激发个人内心梦想动力,坚定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悟梦想的意义,激发追梦的热情,增强圆梦的信念。 教学难点:辩证理解个人梦和个人发展、国家发展的关系关系。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表现,能否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随堂训练。 设计学习任务,评估学生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可结合演讲、角色扮演、项目报告等形式。 3.采用随堂测试,综合考查学习结果,注重试题情境性与应用性,避免单纯记忆性题目。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关于郑钦文的不同词条,让学生猜测人物。 揭示谜底,讲述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夺冠的事迹以及DREAM BIG的讲话。 创设人物情境,展示学习主题,说明学习目标。学生阅读词条,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了解郑钦文2024年奥运会收获与成绩。 3.了解人物线索,明确学习目标,做好学习准备。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名人事迹的了解和讲话的分析,明白梦想的重要性,点明本课的主题,作为青少年,我们也应该树立梦想,做有梦想的少年,环节二:仰望星空,少年织梦呈现郑钦文梦想的启蒙故事,设问:郑钦文的梦想是什么? 2.梦想投递站:请将你的梦想简要书写,向同学们分享你的梦想,组长收齐各组梦想,投放到讲台上的梦想盒中。 3.教师呈现不同阶段的不同梦想,并设问:它们的梦想让你看到了什么? 4.教师总结性点评学生回答,总结基础知识点:梦想的含义。 5.辩一辩:如果梦想不能实现,那它就没有意义;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6.呈现人类造梦圆梦的具体案例,提示学生回答相应例子。 7.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梦想的意义。认真观看,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2.简要书写个人梦想,主动举手分享个人梦想,组长收齐各组梦想,按要求投放到指定位置。 3.独立思考,总结特点,回答问题。 4.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明确梦想的含义。 5.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作出判断,思考理由,主动举手进行辩论。 6.根据教师相关提示,调动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7.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明确梦想的意义。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探究他人的梦想,进一步明确梦想的重要性,通过书写自己的梦想,明白不同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梦想。通过辨析明白,即使梦想没有实现,但它依然有意义,在为梦想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依然收获很多。环节三:脚踏实地,少年追梦教师展示郑钦文追梦之旅故事,并播放巴黎奥运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