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3 点点滴滴 教学设计 课题 点点滴滴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以 “点” 为核心元素,引导二年级学生探索水墨艺术中 “点” 的奇妙变化。结合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尝试不同笔法画点、用墨点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水墨 “点” 的浓淡、大小、疏密变化,初步掌握甩墨、点墨、压墨、滴墨等基础技法。本课主要以小水滴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之美,教学重学生体验,轻笔墨技法,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体味水墨画的趣味性。本课注重让学生根据大自然景象和对生活的感受创作墨点画,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渗透水墨与生活的关联,培养学生用艺术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美,为后续学习水墨线条、色块奠定基础。 2022新课标要求 识别学校或社区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标识,从线条、形状、色彩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其用途和所传递的信息。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以及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和对称、重复等形式原理,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感受水墨 “点” 的浓淡、疏密变化之美,体会作品中 “点” 所传递的画面氛围,观察提升对水墨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感知)2.认识水墨中 “点” 的多种形态,能使用毛笔通过不同笔法(轻重、角度)画出大小、浓淡不同的点,尝试运用甩墨、点墨等技法。(艺术表现)3.结合生活中的 “点”(如星星、雨滴),用不同的墨点创作一幅简单的水墨画,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创意实践)4.了解水墨艺术中 “点” 的运用(如黄宾虹《山水》中用墨点表现山林层次),知道水墨 “点” 与生活的联系,感受传统水墨的独特魅力。(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主导阶段,对色彩、形态的变化充满好奇,但动手协调能力尚在发展,对毛笔、宣纸等水墨工具较为陌生。通过“点、线、面”的基础游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墨色浓淡、笔触轻重带来的视觉变化,本节课需结合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通过多感官体验、互动游戏等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趣味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初步好感。 重点 感受、体验水墨的乐趣,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画一幅墨点画。 难点 运用一定的水墨表现方法,画一幅有节奏变化的墨点画。 材料准备 教具:课件,毛笔、墨汁、生宣纸等水墨画工具、材料。学具:毛笔、墨汁、生宣纸等水墨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这是水和墨在一起产生的神奇变化!如果我们用毛笔蘸墨汁、蘸水,在宣纸上就可以实现水、墨的融合,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水墨世界。 讨论点的变化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一、水滴与墨水(一)小水滴可以变成任何形状,是一位神奇的艺术家。播放视频(二)小水滴能和墨一起创造出许多奇妙的水墨艺术?生:水和墨在一起能画出漂亮的山水。生:水和墨在一起能画出生动的小动物。生:……(三)小贴士水、墨的融合,可以形成变化丰富的水墨世界。二、说一说:(一)除了小水滴的“点”,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点”?出示图片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点缀着世界,让世界的色彩更丰富。(二)绘画作品中的“点”代表什么?1.山水他用由密到疏、由实转虚的墨点,表现了石苔斑驳、树叶婆娑、岚气氤氲的山水风光。2.小贴士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 、艺术教育家 ,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 主要绘画作品有《蜀江归舟图》《焦墨山水》《九子山》等。黄宾虹的用笔用墨有“黑、密、厚、重”的独特风格,他游遍祖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