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 花城版(2024) / 二年级上册(2024) / 第7单元 诗乐画舞(三) / 听赏 田家四季歌 / 编号:24005937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田家四季歌》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5-10-02 科目:小学音乐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生,歌曲,音乐,活动,教学,演唱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诗乐画舞(三)》第2课时《田家四季歌》。 【教材分析】 《田家四季歌》是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诗乐画舞(三)》第2课时唱歌课。《田家四季歌》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儿歌,以四季更迭为时间线,生动展现农民一年到头的农事活动。其创作灵感源于真实的乡村生活,体现农民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反映出农耕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歌曲传唱,帮助学生了解传统农事知识,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音乐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他们能准确分辨欢快与舒缓的音乐情绪,跟随简单节奏拍手、跺脚,但对复杂节奏型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在演唱方面,能自然发声、完整演唱简短儿歌,不过气息控制较弱,音准稳定性有待提高。识谱能力处于萌芽阶段,仅能认识简单音符。课堂上乐于参与律动、表演等互动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持续专注时长较短。教学中需借助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资源、游戏化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明快节奏和优美旋律,体会歌曲描绘的四季田园风光,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的感知能力,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二)艺术表现 指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把握好节奏和音准,通过表情、动作等方式增强演唱表现力,鼓励学生在演唱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展现个性风采。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和旋律,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节奏型或简单的配乐,引导学生尝试改编歌词,用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文化理解 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农耕文化,知道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树立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准确把握节奏和音准,能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描绘的四季农事活动,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与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对劳动的热爱。 (二)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演唱中精准表达出每个季节对应的不同情感。如春天的生机、夏天的忙碌、秋天的喜悦、冬天的满足 ,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通过声音和表情准确传达。 2.在创意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部分学生可能受思维局限,不知如何下手,教师需提供丰富素材和有效引导,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进行创新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视频,大家仔细看,视频里都出现了什么。(播放一段展现四季自然风光和农事活动的视频)好啦,视频看完了,谁能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看到了春天花开,夏天有人在田里干活,秋天稻子成熟,冬天在下雪。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能发现视频里这些画面和什么有关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和季节有关!和农民伯伯种地有关!这些画面展现了四季的变化和农民伯伯一年的农事活动。那你们知道吗,有一首好听的歌曲,也讲了同样的内容,它的名字叫《田家四季歌》。 书写板书《田家四季歌》。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