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信息科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直播网络我来建 第8课 路由路径靠算法 授课教师 张永伟 授课时间 2024.12.5 课时安排 1 授课年级 七年级 课题名称 第8课 路由路径靠算法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路由路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展开,旨在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简洁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路由算法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教材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实例,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到深入理解理解路由路径的选择机制,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守的基础。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对网络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他们对技术原理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实践。然而,对于路由算法等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感到时陌生和难以理解。他们可能具备一定的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在将抽象的算法应用于具体的网络路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3.学习目标确定 信息意识: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路由算法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了解不同算法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培养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思维: 通过分析路由算法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在信息活动中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设计简单的路由算法或改进现有算法。 信息社会责任: 了解自主可控对国家安全及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4.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路由器的作用、路由服务和能实际操作追踪通信路径。 2.介绍路由算法的工作原理,了解路由算法如何计算最优路径。 3.了解路由服务自主可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示意图。 2.使用tracert命令追踪路由路径。 3.根据路由表信息,找出通信路径。 5.教学环境与建议 可联网的计算机:用于演示路由路径的追踪和路由算法的实际应用。 6.课前准备(可选) 1.教学课件:路由路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实例分析等。 2.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指南。 7.学习评价设计 8.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齐读(板书)引导学生记录关键词 1.情境创设 视频展示互联网中数据包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输。数据包从发送者计算机出发,经过多个联网设备,最终到达接收者计算机的全过程。 2.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直播网络中,不同位置的网络设备是如何找到通信路径的呢?” 老师也不清楚具体的通信路径。 3.引入IP数据包和互联网示意图 讲解 目的地IP地址 发送地IP地址 数据 以学生的角度展示互联网示意图 并用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 重点介绍示意图中的路由器(圆饼4个箭头)学生齐读,并记录 1.观看视频回顾知识了解互联网中的数据包如何传输。 2.思考并做答。 应该不知道的多 3.学生发表不同的认识。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对互联网的整体认知,为介绍路由服务打基础。二、新知讲授任务一:引导学生在互联网示意图中找通信路径。 对应的学习目标:路由的作用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2引导学生质疑老师的通信路径,指出通信路径这一问题由 路由服务决定,并由路由器协同完成。提问路由服务中怎么完成路径选择的?(板书)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路径很多为什么走这一条。评价任务: 只要能提出质疑的学生就是优秀。发现有多条路径没质疑的合格。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把握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信息。任务二:查看访问一个网站时经过的路由器 对应的学习目标:ipconfig、tracert命令教师活动3学生活动3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