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坚持唯物史观 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D D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A A B B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A A 二、判断选择题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A A A A A A A A A 题号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A A B A 三、多项选择题 题号 41 42 43 44 45 答案 ABCD AD AD BCD AC第四单元 坚持唯物史观 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唯一选项,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 1.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同步变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唯物史观认为,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矛盾是( )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打好意识形态主动仗,守好风险防范主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④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 ) A. 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B. 社会主义;与时俱进 C. 爱国主义;团结奋斗 D. 艰苦奋斗;与时俱进 5. 浙江省某县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引导社会资本“上山入林”,使胡柚、山茶油、猴头菇这“三宝”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法宝。这说明( ) A. 生产力的发展迟早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B.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6. 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 ) ①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②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农村农业工作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工厂……这些新事物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无人驾驶出车祸的责任划分问题,需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说明( ) A. 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会推动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C. 作为认识对象的社会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 8. 下列说法中,坚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是( ) A.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B. 拿破仑曾经说,他自己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C. 人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