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开创、坚持、捍卫、发展 第一单元 第2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一、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第一部分 改革开放的背景 议题一:困难重重,关键抉择 议学情境: 以阶级斗争为纲 议学活动一: 任务1:谈谈文革后我国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当时的中国的破局之招是什么?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实质: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的进程 议题一:困难重重,关键抉择 1.开启 一、改革开放的开启 (1)时间: 1978年12月 (2)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起步阶段:1978-1992 对内改革: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十二大的意义: 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2.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2012) 1992 1993 2001 2003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并取得重大突破。 4.改革开放措施 在这一阶段,我国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外开放被确立为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5.奋斗数载,成就斐然———改革开放的意义? 农村贫困发生率 从1978年的97.5%大幅下降到2017年的3.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健康状况 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平均预期寿命2017年达到76.7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移动宽带网 高铁运营网 高速公路网 移动宽带网 世界上最大的 建成了 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 国防实力进入国际前列 经过持续努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5.改革开放的意义 第四部分 启 思 导 行(
课件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开创、坚持、捍卫、发展 第一单元 第2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2.1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什么? 第一次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