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 / 高考专区 / 教材梳理(一轮) / 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 编号:24037592

第35课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课时4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教材梳理(一轮)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7 科目:高中思想政治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归纳推理,对象,结论,推理,求同,求异
预览图 0
(课件网) 0 4 课 时 4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考点一 归纳推理 考点二 类比推理 主干构建 知识导引 抽丝剥茧 考点突破 作业手册 答案速查【听】 答案速查【作】 一般性 求同 剩余 相同 要素 结构 根据 越高 相互排斥 判断 1.归纳推理的含义 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 归纳推理。 考点一 归纳推理 2.归纳推理的种类和方法 (1)完全归纳推理 考察对象范围 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 结论的可靠性 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属于必然 推理 方法 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两个条件:断定 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所涉及的认识对 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2)不完全归纳推理 考察 对象 范围 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结论 的可 靠性 不完全归纳推理没有对前提中的每个对象的情况都进行考 察,就得出一般性结论,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 或然的 种类 简单枚 举归纳 推理 根据事物的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 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容易犯“轻率概括” 的逻辑错误 科学归 纳推理 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 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 方法 可以通过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分析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提高这种推理的可靠程度 (续表) [提醒]科学归纳推理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 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 3.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1)求同法 特点 异中求同 图示 _____ 适用范围 常在观察认识对象时使用 注意事项 ①多观察该现象出现的不同场合;②排除与被研 究对象无因果关系的相同情况 (2)求异法 特点 同中求异 图示 _____ 适用范围 在科学实验中常被采用,而且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结论 注意事项 ①两个场合有无其他的差异情况;②两个场合唯一不同 的这种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整个原因还是部分原因 (3)共变法 特点 量的变化 图示 _____ 适用范围 在很多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只在单一原因和单一结 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应用,一般适用于量的变化的场合 注意事项 只在单一原因和单一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应用,否则 结论就不可靠 (4)求同求异并用法 特点 既求同又求异 图示 _____ 适用范围 在无法满足求同法和求异法对“其他情况”严格的条件要 求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求同与求异的推广形式 注意事项 不能把求同求异并用法视为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简单相加 (5)剩余法 特点 从余果求余因 图示 _____ 适用范围 常被应用于科学探索和司法工作中 注意事项 必须在判明了被考察对象的一部分原因的基础上适用 1.以一般性结论为前提,推出个别性和特殊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 作归纳推理。 纠正:_____ 归纳推理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2.在完全归纳推理中,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 及其部分对象。 纠正:_____ _____ 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 3.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 纠正:_____ _____ 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不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4.探求因果联系必须运用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 纠正:_____ 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 考向一 不完全归纳推理 【典例1】 [2024·北京卷]消费价格调查,俗称采价,是获取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CPI)源头数据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关于电影票 的采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哪儿采 电影院、购票网站等可购买电影票的场所或平台 选择哪些 场次 选择当月排片场次多、观影人数多的热门电影,至少选 择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