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01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Contents 目录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 02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03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中世纪西欧是否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 材料:封建西欧……像英格兰、法兰西这些概念,基本上是一种地域上的概念……现代人脑子里的“民族”观念,在中世纪西欧是很模糊的。同时,“国家”的概念也一样模糊……因此,人们说在中世纪西欧,只有领地,没有“国家”…事实上,如果说中世纪西欧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它是个天主教大世界,天主教是所有人共同的身份认同。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民族国家产生之前,中古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割据。 世俗王权和基督教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 封建制度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地方主义) 基督教的普世观念(它超越民族、种族、国界和信仰,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掩盖了民族特性 国家观念、民族意识淡薄(封建离心倾向) 要产生民族国家就必须打击教会权力和地方的割据势力,而打击他们就需要依靠世俗王权 西欧在近代以前是没有民族国家观念的,那时候基督教会在整个西欧建立了强大的精神统治。各级封建贵族频繁征战,国王在贵族们眼里只是“平等人中的第一人”,一场战争和一次联姻便可以轻易导致领土易主。15世纪以后,各国君主权威加强,频繁变动的各领主分界线被稳定而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取代,各国居民也不再只认同自己所属的教派或家乡的小村庄,而是首先认同自己是某国国民的身份。在这个进程中,国家主权概念明确起来,并超越了宗教神权和各级地方权力。19世纪以后,民族国家观念传播到欧洲以外的亚非拉各地区 新课导入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1、背景: 材料: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长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它需要得到国王的保护以制止封建贵族对城市的骚扰和镇压发生在城市中的暴乱。……为了保护这种(跨国贸易)经济活动,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负责修筑本国范围内的道路、桥梁……这些都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以满足国际性物流所需要的条件……随着这种权力的增强,统治者据此把自己定位在了“公共福利”的维护者上。 ———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如同四处开放的花朵。“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营造一个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市民阶层必须展开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这一点与封建王权打击割据势力、加强集权的努力不谋而合,因此,共同的利益把王权与城市的命运系在了一起。” 经济:欧洲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城市的兴起, 需要强大王权的保护,城市工商业者支持王权,提供 人力财力,促 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玫瑰战争:1455—1485年,英国内部的王位继承战争。英国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这两个王室家族争夺王位的斗争中。长达30年的自相残杀沉重打击了英国的封建割据势力,为统一铺平了道路。14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