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广为传唱的《爱我中华》,是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在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增强人民身体素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壁图(敦煌壁画) 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入藏 土尔扈特部东归 土家族 蒙古族 藏族 回族 壮族 维吾尔族 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3课 当代中国 的民族政策 目录 CONTENTS 目录 0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02 03 课标要求: 知道当代中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概况及历史意义 概念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是对境内各民族所采取的政策。我国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支柱。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实现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时 空 坐 标 内蒙古 自治区成立 1947年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954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90年 提出“三个离不开” 1997年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012年 2017年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党章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新中国成立前 的民族政策探索 十八大以来的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新发展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没有哪个民族是封闭的,在经济文化上一直互相交流依靠,历来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关系日益紧密。中华民族自秦统一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多元一体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杨圣敏《多元一体———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统》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历史渊源: 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 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的格局。 自古多元一体、交往交融; 国情条件: 中国境内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总体上说,比汉族落后了很多..... (他们)政治上被歧视、被统治;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