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英】 约翰·高尔斯华绥 品 质 他是个怪人,但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John Galsworthy 教学目标 01 理清情节结构,学习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 02 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03 分析格斯拉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人格光辉。 04 学会联系作家及时代背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壹·知人论世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06年长篇小说 《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 走近大师,体味情感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曲》)。 走近大师,体味情感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他虽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但关注和同情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塑造不少不幸的小人物,并给予深厚同情。 走近大师,体味情感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走近大师,体味情感 《品质》写于191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 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 了解时代,知晓背景 产品质量好,不如广告做得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大公司大企业不断涌现,一些公司和企业不是靠产品质量来赢得市场,而是靠广告来垄断市场,对个体手工业者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那些恪守职业道德、不肯随同流俗的手工业者的日子更是不好过。他们有的倒闭,有的甚至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课文《品质》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 了解时代,知晓背景 贰·整体感知 预习检测 字音字形 褐色( ) 赊账( ) 褶皱( ) 鬈曲( ) 簇新( ) 一爿( ) 时髦( ) 诧异( ) 蹙眉( ) 趿拉( ) 霎时( ) 迟钝( ) shē hè zhě quán cù pán máo chà cù tā shà dùn 预习检测 成语释义 心平气和: 漫不经心: 不可思议: 沁人心脾: 莫名其妙: 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原为佛教用语,含神秘奥妙的意思)。 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也作莫明其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体裁 小说 2·概括文章内容 格斯拉是个十分出色的鞋匠,他能做非常好的靴子,因不肯降低品质,在与大公司的竞争中,他的生意却越来越清淡,最后饿死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根据小说三要素,梳理小说内容。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环境 当时的环境是什么样? 格拉斯是什么样的人? 发生了哪些事情? 小 说 三 要 素 叁·合作探究 任务一,梳理情节 请按小说的情节结构将课文标序分段 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1-21)初次做靴,写兄弟手艺神妙 (22-42)多次做靴,写二人忠于制靴 (43-47)最后做靴,靴子更精美结实 (47-58)新店主谈论,写格拉斯之死 生意忙 明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