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 编号:24083434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皇帝,军机处,大臣,奏折,设立,君主专制
预览图 9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
(课件网)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根据教材整理,清朝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历程,完成表格。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机构 名称 人员 组成 职责 设立南书房 议政王 大臣会议 皇权受限 设立军机处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贵族 翰林文人 皇帝亲信大臣 讨论决定军国大事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皇权扩大 皇权强化 皇权独揽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677年,康熙皇帝说:“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随后,一些翰林被调到乾清宫南书房值班,称为“南书房行走”。他们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会按皇帝的意旨草拟诏书,成为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设立南书房?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秘书班子-南书房 南书房位置示意图 康熙 清朝建立以来,议政王大臣会议一直把控着中央决策大权。 君主权力受到了限制,为了突破满洲贵族的限制,加强君主专制。 根据材料,指出最初设置军机处的直接原因?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 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背景 军机处的设立 壹 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太和门 雍正 军机处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据材料,指出军机处设立的职能 。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职能 军机处的设立 壹 军机处 一天办事程序一览表 1 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发军机处 2 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3 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4 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 再交皇帝预览 5 过砂: 皇帝砂笔改定奏折 6 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7 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8 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9 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10 随手:将谕旨、 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11 封柜:将月折 、随手档收柜题封 军机处处理机关要务,但无实权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职能: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上传下达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君主专制进-步强化。 材料研读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军机处位于紫禁城内养心殿南、隆宗门内,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材料一 (军机处)它的组成比较简单,没有正式实任官,办事人员少而精.... 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地处内廷,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发出的诏旨不通过内阁,而是交各部直接发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军机处有什么特点? 速(工作效率高) 密(保密性强) 简(机构简单)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三公 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行省制度 推恩令 刺史制度 设立军机处 秦朝 汉朝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拓展提升 确立 完善 加强 发展 强化 顶峰 巩固 乾隆皇帝御批奏折(局部) 官员 皇帝 密封 呈送 返回 批红 康熙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秘密呈送报告,经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形成了奏折制度。 奏折制度的建立 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