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三顾茅庐 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电视剧拍得很精彩,但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写得更精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其中的经典情节《三顾茅庐》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读写重点字词的音形并且根据词意 说出与之对应的词语。 2.通过自主预习和教师补充,能够简单地向其他同学介绍 作者和《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重点) 3.通过跳读文章和教师引导,能够划分文章层次并通过不 同角度概括故事情节。(难点) 预习检测:词语解释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拜访谒见。 :指感到招待不周而向对方表示歉意。 :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因羞惭而脸红。 :指卑微下贱的人。 :爱惜,体恤。 :古代用青丝做成的头巾。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大。 :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 然理解、领会。 胄 拜谒 失礼 疏懒 愧赧 鄙贱 存恤 纶巾 如雷贯耳 经世奇才 思贤如渴 箪食壶浆 茅塞顿开 作者简介 (约1330年-约1400年),名 ,字 ,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 。他是 (朝代)著名 家、 家,是 的鼻祖,代表作《 》。 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 》 《 》 《 》等。 罗贯中 本 贯中 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 小说 戏曲 中国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传 作品须知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演义小说是小说体裁之一,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开始出现这个名称。演义小说采用章回体形式,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1.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并简要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情节梳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 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 (段1-2) (段3-4) 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邀之出山辅助的过程。 这便是著名的“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