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 编号:24109023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湖心亭看雪》知识点考点精梳

日期:2025-10-14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4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知识点考点精梳(适配中考)(写景抒情小品文专项) 复习导航 本资料聚焦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经典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对标中考 “写景抒情文言文” 核心考点,从文学常识锚定→基础字词攻坚→内容脉络拆解→主旨深度挖掘→手法赏析精讲→真题实战突破→对比拓展迁移→易错避坑指南→备考技巧锦囊九大模块展开。既夯实文言基础(如 “是”“更”“白” 等古今异义、“客” 字词类活用),也强化 “白描手法”“痴字情———“故国之思” 的核心解读,适配八年级课内学习与中考一轮复习,助力把握明末清初小品文 “极简笔墨、深蕴情感” 的独特风格。 一、文学常识速记(基础必背,中考填空高频) 类别 核心内容(标注中考高频考点) 作者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小品文代表作家。出身仕宦世家,明亡后隐居不仕,以文字寄托故国之思,其作品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传世。(2024 浙江杭州真题考作者字号) 文体 山水小品文(古代散文中 “以小见大” 的典范),兼具写景、抒情、叙事三重特质,以极简白描勾勒雪景,暗藏深沉情感,是明末清初小品文的巅峰之作。 创作背景 明亡后(约 1644 年后),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回忆往昔西湖生活而作《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是其中名篇。文中 “崇祯五年” 的纪年(明亡后仍用明纪年),暗含对故国的怀念;“湖心亭看雪” 的孤独场景,是其 “国破家亡后心境” 的写照。(2025 湖北武汉真题考创作背景与情感关联) 核心定位 ①写景上:以 “白描手法” 绘西湖雪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极简笔墨显壮阔意境;②情感上:以 “痴” 字为线索,藏故国之思与孤独心境;③文化影响:是 “西湖文学” 的经典篇目,“湖心亭遇客” 情节成为 “知己难觅” 的文学符号。(2023 江苏苏州真题考文本地位) 二、基础积累过关(默写 + 翻译 + 语法,中考基础题核心) 1. 古今异义(中考翻译易错点,标注考频) 词语 古义 今义 文中例句 真题考频 易错提醒 是 这 判断动词 “是” 是日更定矣 高频 2024 山东泰安真题考,勿译 “判断词” 更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加、更新 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高频 前 “更” 读 gēng,后 “更” 读 gèng,2025 湖南长沙真题考读音与词义 强 尽力、勉强 强壮、强大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高频 2023 安徽合肥真题考,勿译 “强壮” 白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白色、空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高频 2024 湖北黄冈真题考,勿译 “白色” 客 客居、寄居(动词) 客人(名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中频 2025 浙江宁波真题考词类活用 2. 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语法题高频,附真题链接) 类型 例句 用法 / 句式解析 真题链接 答题关键 名词作动词 客此 客:译为 “客居、寄居”(由 “客人” 的名词义转动作) 2025 浙江宁波(语法题) 必须体现 “动作化”,如 “在这儿客居” 省略句 (余)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省略主语 “余”(张岱),完整句为 “余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024 江苏苏州(翻译题) 翻译时需补充主语,使语义完整 省略句 (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省略主语 “余”,完整句为 “余问其姓氏,(其)是金陵人,客此” 2023 安徽芜湖(语法题) 补充主语与指代对象 “其”,避免语义模糊 倒装句(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拓展关联《马说》) 对比理解 “定语后置”,本文无典型倒装,但需掌握该句式以应对跨文本对比 2025 山东泰安(对比题) 区分 “正常语序” 与 “倒装语序” 3. 重点虚词(语境辨析,中考虚词辨析题核心) 虚词 用法与例句 释义 真题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