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堂导入 5.2.1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通过探究实验,掌握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成分差异,推理得出气体交换的方向和结果,初步形成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重难点) 结合气体交换与人体呼吸健康的关系,树立关注呼吸健康、践行环保行为的责任意识。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阅读课本29-30页,完成以下要求: 明确实验操作方法步骤 结合图5.2-8,说出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区别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自主学习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A B C D 呼出的气体 吸入的空气 1.几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2.本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A和C,B和D 氧气:助燃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组实验 “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分组实验 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实验要求: 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2.小组讨论实验结果以及5.2-8图可以得出的结论; 3.小组派成员上台展示; 注意:玻璃仪器,操作谨慎,火机使用,注意安全 向 A、C 两集气瓶内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瓶中石灰水的变化。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小组展示 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向 B、D 两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观察细木条的燃烧情况。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小组展示 D瓶中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人体中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 板块一 对呼出气体的“质检分析” 小组展示 1.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2.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氧气的含量始终多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分析图表中成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情景过渡 板块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阅读P31-32页,结合图5.2-9,探究思考,分析讨论 气体的特性是什么?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全程包括几个环节?怎么实现的? 板块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自主学习 思维拓展 含氧气多,颜色鲜红的血液—动脉血 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血液—静脉血 1.气体的扩散作用 气体具有扩散特性,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两个过程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板块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肺泡 肺部毛细血管 CO2 O2 静脉血:含氧气少、 含二氧化碳多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气多、 含二氧化碳少的血液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板块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静脉血→动脉血 肺泡 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静脉血:含氧气少、 含二氧化碳多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气多、 含二氧化碳少的血液 2.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O2 CO2 板块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 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动脉血→静脉血 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扩散作用) 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扩散作用) 呼 吸 的 全 过 程 氧气浓度最高 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板块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 每分钟呼吸16 ~ 20 次。 热点讨论: “高原训练”为什么能提升运动员成绩? 板块二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归纳延伸 课堂小结 人体内的 气体交换 原理:气体扩散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