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学校: 兰江乡中心小学 授课教师: 廖胤 2023.10 课 题 可能性 课 型 新 授 课 课 时 1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经历猜一猜、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取知识。 教学媒体 多媒体、希沃、 ppt课件、卡片等有关资料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课程,《可能性》,在我们学习新内容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迟到者的日记”(利用希沃软件打开提前录制好的知识胶囊给学生进行播放“迟到者的日记”) 师:看完这篇日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上面的日记中,黑体字部分的事情一定会发生吗?”(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随机点名回答)明天早上我将在楼梯上再遇到班主任 (可能)我将长到5米高 (不可能)太阳从西边落下 (一定) 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看知识胶囊视频想一想说一说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随机点名回答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 二、互动解疑(一)、体验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1、引入主题图:元旦节快到了,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类型不能重复,一种节目类型只能表演一次,大家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来确定每个同学表演什么节目呢?(学生各抒己见,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师生模拟抽签活动:老师这有三张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的卡片,请三位同学上来抽签决定表演什么节目。第一位同学抽一张,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请第一位同学抽签,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以抽到跳舞为例) 第一位同学抽到什么节目是一件不能确定的事件,我们用“可能”来描述。【板书:可能(不能确定)】3、 师引导:请第二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可能会抽到跳舞? (指名回答:不可能,因为剩下的两张卡片里没有跳舞。)请第二位同学抽签,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以抽到唱歌为例)师:第二位同学不可能抽到跳舞是一件完全确定的事件,所以我们用“不可能”来描述。【板书:不可能(完全确定)】4、师引导:最后只剩一张了,你们能猜一猜第三位同学会抽到什么吗? 生可能会回答:一定是朗诵,因为只剩下朗诵这张卡片了。请第三位同学抽签,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师:第三位同学肯定会抽到朗诵是一件完全确定的事件,我们用“一定”来描述。【板书:一定】5、师: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我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情况下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呢?师生小结:“可能”:不能预知,不能确定--具有不确定性“不可能”:能预知,能确定--具有确定性“一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