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 冀教版(2024) / 三年级上册(2024) / 二 多位数乘一位数 / 2. 笔算乘法 / 编号:24251919

冀教版三上2.6《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案)

日期:2025-11-01 科目:小学数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3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课时 第6课时 课标要求 本节课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课标在第一学段要求“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本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算法),更通过清晰的竖式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步结果是如何得到的”,理解“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数原则,实现了对整数乘法运算逻辑的深度理解。本课教学紧密围绕课标要求,在掌握必要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着力于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应用数学、发展思维,有效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教材分析 以“动物的体重”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导入,将数学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自然融入其中,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强调了乘法的应用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教材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清晰展示了“牛”与“大象”体重之间的倍数关系,帮助学生理解“852的5倍是多少”的数学意义,为后续的抽象竖式计算提供了坚实的表象支撑,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完整的竖式计算过程被明确呈现,尤其突出了“连续进位”这一核心步骤与难点。一旁的“试一试”环节,则立即引导学生将刚习得的方法进行迁移和应用,巩固了算法。这种“范例引领-即时实践”的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的“议一议”环节,引导学生超越单一计算,从整体上思考“积的位数”规律。这一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和数感,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升到规律发现层面,实现了思维层次的深化。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他们理解“满十进一”的进位法则,并具备了初步的竖式计算能力。这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正迁移基础。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然而,从两位数乘法扩展到三位数乘法,计算步骤增多,特别是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进位,对学生的计算熟练度、专注力和短时记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容易出现“忘了加进位数”“进位数字写错位置”等错误。 核心素养目标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判断积的位数。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过程,理解算理,归纳算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孕新 (一)温故孕新,激活经验 【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现在,请大家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一本漫画年刊119元,买5本需要多少钱?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巡视学生计算,请一位同学上台板演 师:这位同学做得非常好!计算119×5时,个位、十位都发生了进位。大家还记得我们的计算秘诀吗?———用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时,与哪一位相乘,就在对应的那一位下面写积,计算时不要忘记后一位的进位哟!” 今天,我们要迎接一个更大的挑战,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板书课题) 独立完成竖式计算119×5。 回顾“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法则。 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关于进位乘法的记忆,为学习新知中更复杂的连续进位做好铺垫。教师的过渡语自然地引出了本课课题。 二、导入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动物的体重”情境图 师:同学们,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