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 人教版(2024) / 九年级下册(2024) / 第九单元 溶液 / 课题2 溶解度 / 编号:24272869

溶解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初中化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溶液,饱和溶液,温度,质量,硝酸钾,加入
预览图 5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浓溶液 B.有固体剩余,且固体不再减少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2.下列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 ℃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质量不变 C.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 ℃,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常温下,向各盛有100 g水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物质,搅拌,充分溶解后,发现只有甲烧杯底部有未溶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两溶液质量相等 B.N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甲、乙两个烧杯溶液的浓度相等 D.升高温度,M物质一定能继续溶解 4.20 ℃时,向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加入3 g某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 g固体剩余。 (1)此时的溶液属于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烧杯内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2)若温度不变,继续向烧杯里加入10 g水,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属于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烧杯内溶液质量是_____g。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5.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 6.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 (1)加入少量NaCl后,溶液的质量_____。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  结晶 7.将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列对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降温过程中硝酸钾溶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B.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会有硝酸钾析出 C.这个过程用到了降温结晶的方法 D.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8.我国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_____,海水经_____结晶可获得粗盐。 (2)工业上采用如下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上述流程中Ⅰ、Ⅱ、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1.小金自制了一个“天气瓶”,他在一个封闭玻璃瓶内放入一定量溶有樟脑的乙醇(已知樟脑在乙醇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丙 C.乙、丙 D.甲、乙、丙 2.在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中逐渐加入蔗糖固体,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蒸发水分 ②加入硝酸钾粉末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又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饱和溶液_____(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下同)是稀溶液,_____是浓溶液。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_(填“A”“B”“C”或“D”)区域;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写一种即可)。 5.(跨学科)一定温度下,一木块漂浮于盛有KNO3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一所示,当向烧杯里的水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后(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二所示。由此判断: (1)此时烧杯中的溶液是KNO3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