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 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 / 本课综合与测试 / 编号:24289154

【每课强化训练】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含解析)

日期:2025-11-06 科目:初中政治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梦想,我们,实现,年的,青少年,少年
预览图 4
初中政治 初中政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每课强化训练】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 一、单项选择题 1.“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句话说出了无数人的内心追求。个人梦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③少年的梦想决定人的一生 ④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主席勉励青少年时表示,青少年要敢于有梦。从《西游记》到凡尔纳科幻小说,飞船、潜艇今天不都有了吗 有梦想,还要脚踏实地,好好读书,才能梦想成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年的梦想,指引未来方向,要积极确立 ②少年的梦想往往不切合实际,不必太在意 ③只要不懈努力,所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④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中,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音速、无人和反无人装备第一次对外展示。这些先进装备的展示,是无数科研人员多年来努力钻研的结果。他们怀揣着为国家科技进步做贡献的梦想,不断探索创新。这说明( ) ①只有科研人员的梦想才有价值 ②梦想能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③梦想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进步 ④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梦想与现实”,如图启发我们( ) ①少年有梦,不止于心动,努力是梦想的桥梁 ②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梦就能实现 ③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以自强奋斗跨越鸿沟 ④梦想与个人目标紧密相连,但却遥不可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目标更近一步。下列语句与此寓意一致的是( ) A.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下方漫画《同心共筑中国梦》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A.梦想常常被赋予美好、阳光等色彩 B.将自己的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 C.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 D.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7.主题班会上,班长为同学们分享了下列人物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梦。年少时,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坚定了他的学农梦。考大学时,他说服父母:“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他如愿进了西南农学院的农艺系。大学期间,他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就这样,他选择了与农业相伴一生,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他的杰出成就不仅造福中国,而且惠及全世界。 上述人物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脚踏实地,弘扬劳动精神 ②坚守梦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③勇担责任,服务奉献社会 ④心怀祖国,为国家发展牺牲自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杨士莪院士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杨院士的童年正逢战乱,他跟随家人辗转河南、天津等地,童年的经历和家庭的熏陶,让他早早就坚定了科学救国的决心。杨院士的故事告诉我们( ) A.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B.梦想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C.有了梦想就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D.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是不切实际的 9.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毛泽东17岁时立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志向;12岁的少年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口中说出,振聋发聩。这启示我们( ) ①学习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②学习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③要提高学习效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④要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A.①② B.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